书名:《精益财务官》(9/500)
作者:杰罗尔德·所罗门。阅读时间:2017年2月3-2017年3月3
1 一本财务小说
说起这本书,看完第一遍的速度真的很快,因为这是一本以小说形式描写制造业的精益财务改进的书,由于小说需要故事、人物和情节,当然也免不了各种内心独白和矛盾冲突,所以真正介绍关于精益财务的相关知识我认为浓缩成10页纸应该就够了。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小说体的利就是便于理解,把推行精益财务放到具体的环境中,作者尽量塑造一个真实的场景,来让读者更能够亲身感受到推行过程中的困难和方法;当然,弊就是因为是小说所以干货知识有时候就不得不进行取舍了,所以真正的干货不多。
关于制造业管理的小说我也读过几本了,比如讲精益生产的《金矿》、《目标》,比如讲质量管理的《质量总监成长记》,讲TOC约束理论的《目标》等。总之,读起来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但是这本《精益财务官》却让我纠结了接近一个月才决定下笔写读书笔记,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作为一个工科男,虽然现在做管理工作,但是对财务这个如此专业和深奥的知识是无比欠缺的,所以里面的很多会计成本系统和核算方式开始不了解,后来通过不断的请教和学习才算有点眉目。所以以下内容都谨代表一个外行人对精益财务的粗浅理解,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朋友指正。
2 精益在财务上推行,新的启发
说实在话,自从开始接触精益生产到现在也有5年以上的时间了,并且也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了很多精益项目,包括参加了一些关于精益的培训,但是之前接受的培训大都是关于七个浪费、价值流图、拉动式生产、分析方法、持续改进等等,我所理解的精益都是在生产环节实施的,比如缩短生产周期来降低库存、缩短瓶颈工序加工周期来提高产能效率、平衡各工序产能保证稳定产出等等。顶多在做项目的时候,最后要通过财务计算来得出成本节约了多少,用此来衡量改进价值。
对于精益在财务上的实践,也只是通过这本书才接触到,想不到竟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按照本书的观点,企业推行精益,最应该开始的部门不是生产车间,而是财务部门,对于金钱的使用效率的提高是精益财务的关键,把财务作为精益推进的突破口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很有启发性。
3 抓库存,不放手
书中的公司年产值3亿美金,库存在400万美金,库存周转率为4,但是行业内平均的库存周转率为6,并且开始该公司的库存管理处于失控状态,原因就是他们根据预测进行采购和生产,再加上生产采用的是全吸收成本会计系统,导致管理费用分摊到各车间,各车间为了通过多产出工时来分摊这部分管理费用,就拼命的生产,甚至不按照计划进行生产。所以库存的问题凸显。
你应该听说过库存的冰山模型,库存量大,好处就是能够满足客户的变化需求,比较安全,但是坏处却是一大筐。库存占用现金流,任何企业都应该知道现金流就是血液,很多企业死于现金流断裂;库存还会掩盖各种问题,特别是质量问题,因为不合格可以重新生产,这就隐藏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导致问题不能够得到解决;库存本身占用空间,当然也需要更多的管理成本,会导致搬运和转运的浪费等等。所以为什么丰田要推行JIT(Just In Time)和单件流(One Piece Flow)就是把库存值降到极致的案例。
精益财务也是关注库存开始,首先从原材料采购着手,把原来按照预测进行的大批量采购,改成了供应商基于企业原材料库存消耗的及时补充模式。原来的大批量采购可以跟供应商谈妥较长的付款周期,这部分有一些财务成本的节约,但是新的模式会增加供应商的运输次数和成本,作为回报,企业就要缩短付款周期,相对比之前采购的财务成本有所提高。但是这些和因为过量采购导致的呆死库存、库存管理费用和因为多库存导致的盲目生产相比,至少企业是不吃亏的。并且通过实时系统,供应商了解企业的需求,也可以降低自己的备品库存,这是一件双赢的结果。
4 成本核算系统的转变
那如何解决车间为了分摊管理费用而进行的过度成产呢?这个问题源头来自于成本核算系统,该公司原来采用的是充分吸收会计成本系统,而主人公推行的是唯原材料成本会计系统。这两者具体什么区别呢?经过咨询了两位资深的财务从业人员,我将两者的区别陈述如下。
一般成本计算,用于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差异就是变动成本法不考虑固定性费用,变动成本法中制造费用才被分为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进而生产成本才可以被划分为变动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生产成本(即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等变动生产成本,期间成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这与传统的制造成本法有所不同。 营业利润随销售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降。
吸收成本法,又称为全成本法,计算在提供生产服务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其特点时计算产品单位成本时,我们考虑所有的制造成本,包括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比如说,我们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将直接原料、辅助物料,人工成本,制造费用,能源费作为制造成本,但是我们在一些企业中,将检验费用,物流运输物料产生的仓储费用、环保费用、绿化费用等直接费用全部计入到生产成本中,这就是全成本发,这部分究竟范围有多大,各个企业不一样,有的时候企业将银行费用也分配到成本中,不作为费用计入。这主要是看产品的利润情况和企业管理理念。
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金和保险费、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费、办公费等。当产品产量或商品流转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我们称之为“相对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固定成本是不管生不生产都会发生的成本,比如折旧。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5 为什么采用唯材料成本会计系统?
我会从两个角度来表达对这种会计制度的理解。第一个就是书中介绍的例子,原来的完全吸收会计成本系统就是把管理费用按照工时进行分摊,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繁琐的工作,本身就很耗人力。最大的问题是管理费用中比如水电、房租、地税、折旧、易耗品等等,这些成本一旦分摊到了零件成本中,就完全蒙蔽住了管理者的双眼,我们很难去分析电费如何变化,水费如何变化等等很多虽然是固定成本,只有整体看消耗的时候才能够找到节约的方向。书中举了电费的例子,其实工业用电的计算方式和民用电完全不同,合理的利用规则能够省下很多电费。
另一个例子就是我们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我们在产品报价的时候也是直接原材料、工时费用和包装运输加在一起,然后乘以利润率得出售价。但是问题关键在于我们的工时费用不是直接工时,而是按照过去一年统计出来的小时成本,这个成本是包括所有的人工和管理费用的。这就出问题了,结果我们的定价总是比竞争对手高很多,市场上毫无竞争力。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是我们成本核算方式有问题。应该把固定成本单独核算,这样能够计算出企业的盈亏平衡产值,只要超过这个产值,企业就开始盈利。所以制造成本只是包括原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当然再考虑细节上原材料价格是否含税等等,这样计算出来的成本就低了很多,这样在市场竞争中价格才更有优势。
6 精益是哲学
精益的思想充满着悖论,也可以称之为哲学。比如可以降低库存,但是这是有风险的,要保证一次合格率,一旦有任何质量事故,可能会导致生产中断,无法满足客户交期。
随着精益的推进,生产率提高,库存周转率提高了50%,但是随之而来的是100万的库存减值。并且因为库存周转率提高,导致了库存费用从起初到期末降低了130万,这个费用是要在损益表中扣除的,这样就相当于多交了税,使得每股收益降低了3美分。但是企业会得到的是更大的现金流。这些都需要取舍和平衡,当然会面临很多的反对和质疑。这是对决策者的艰巨考验。
精益就是一场对于浪费的战争,而且有一个经过证实的数据,我们活动的75%都是muda,也就是浪费。一家世界级的公司的真正测试标准在于,当一个访问者在工厂里走动的时候,他仅仅通过观察视觉化的衡量标准就能够清楚工厂正在发生什么。
精益当你相信他,他可以作为宗教了,在做精益改进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获得乐趣,作者最后说,精益看起来好像就是常识。
精益讲求立刻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