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就得问自己学习是什么?
我们先想一下!
如果要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会站在战略的角度上来思考并且给出答案,那就是学习始终是服务于最终目的。
那什么是最终目的?
是『智慧』
学习是为了让我们获得智慧的,那什么是智慧呢?
要理解这个词我们就得先了解从学习到产生智慧这个过程,学习一般我们都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来客观了解事物,这个只能叫“看到”。
就像投影仪一样,当你看到投影仪所投放在墙上的画面,感觉像那么一回事,但你是无法在那个画面做改变的,只能调整投影仪,你才能获得改变,最终以此获得智慧。
到这了相信各位理解什么是智慧,它就是我们所看到一些表面事物现象的源头,找到它,改变它。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就是大智慧,为什么?因为他找到了事物的源头,告诉了天空中的鸟儿会飞不是因为他们有翅膀,而是因为有引力的存在。
那么我们再说如何获得,很简单只需要三步。
第一 : 遇到一切表像皆看它的源头也就是“投影仪”。
第二 : 要知道“投影仪”还不是源头,它的源头更上一层可能是它的内部结构、胶片……,总之它(智慧)是没有源头的。
第三:找到这种源头了解它,掌握它。
只有这样才是有效的学习,举个例子。
有2个武士在比武,当其中一个武士拿出他家传18代的绝世宝剑洋洋得意之时,他的对手掏出了一把手枪KO了他。
这就是掌握了源头,这就是智慧。,这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在这儿插几句题外话,最近和一些朋友谈到投资的话题,这其中就谈到了腾讯,有人说不该投,有人说改投,而我的观点是投。
为什么,了解市场的人都知道腾讯现在股票一直下跌,都认为不行了,我却不怎么认为,虽然股票一直在下跌,但看这些数据实在没有多大的用处,我们再决策的时候,不要看他出现了问题,而是要看它干了些什么!
而腾讯干了写什么呢?小程序,它从16年推出,两年来它一直保持着不断更新,而张小龙开发布会之后则更新迭代的越来越频繁。
而腾讯为什么这么做?看历史!
而过去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但凡巨头公司决定大干快上,激进而迅速毕其功于一役的想要搞出一个大事情来的时候,往往会一地鸡毛结局惨淡,典型如阿里来往,腾讯微博,百度O2O等。而但一家巨头公司决定沉下心来用更长的周期基于自己的优势稳扎稳打的想要做好一件事,则少有失手的时候。
而微信有10亿月活,覆盖全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但长久以来微信变现途径单一,大部分靠游戏。而玩游戏的人,毕竟是少数。其他互联网巨头靠什么呢?靠广告。广告可以覆盖全量用户。对比一下2018年上半年,微信的广告收入是93亿人民币,而淘宝的广告收入超过500亿,Facebook移动端的收入是225亿美元。所以微信的连接能力,再加上广告 ,收入空间巨大。
所以建议大家还是不要放弃腾讯的股票。
看看1年后如何,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