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拖延心理(终)在建议中接受拖延

拖延心理(终)在建议中接受拖延

作者: Tyrant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7-10-19 10:24 被阅读0次

读《拖延心理学》第五部分(第十六、十七、十八章),也是书的最后部分。给予了三类针对性较强的建议。针对ADD和ED人群的,所处文化压力的与及和拖延者打交道的。

对症建议(ADD和ED人群)

注意力缺失紊乱(ADD)与执行功能障碍(ED)人群中,容易存在难以管控冲动和干扰,拖延也是常见。

建议如下:

(1)从外在开始,逐渐转向内在

在当我们学习一个新的行为模式和技巧的时候,典型的过程都是从很多外在支持开始的,随着我们将那个行为内化,外界的支持才渐渐消退,最后我们可以在没有外界指导或没有环境框架的情况下独立完成。

我们在监督下学习新技术,当我们能够自己运用这个技术的时候,这样的监督就会慢慢减少,无论是出声(人为督促)还是不出声,我们也会自言自语,这是一种自我监督。

(2)执行提升点

需要自身之外的某些东西来提醒我们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准备采取相应的行动——在哪个执行点该采取行动面对拖延来说,执行点就是指那个逃避的点。

a.视觉提示(便签,记事本);

b.听觉提示(提示音);

c.人为提醒(秘书、助理)。

(3)架构和线路的重要性

备有习惯性的架构和线路,有助于我们减少脱离正轨的几率。因为过程中都是在做事,而非问问题或者回答问题。习惯性的架构和线路,我想应该是来自如时间、反复训练的结果。这里应该使用有个问题,拖延在很多情况也是一种习惯性操作。所以作者的意图是,让我们打破拖延的固有架构,重新联结大脑相关区域的各种线路,然后形成一条我们可控与希望的那个“滑雪道”么——当破再立?

a.列清单;

b.定点习惯(门边用来放钥匙的篮子);

c.设定例行时间(每天或者每周设定固定时间来料理琐事);

(4)保持短小

a.利用一分钟时间(短少的实施目标时间);

b.保持行动(如服务生);

c.当事情出现的时候,选择马上处理,然后转到下一件事,而非让待办事项推挤;

d.不要指望在弱项上表现优异(而要在强项中更上一层楼);

e.委派给形成互补的搭档;

f.足够好就可行(杜绝传说中的“完美”)。

应对文化压力

假如你从一个文化环境搬到另一个文化环境,就会有一些特殊的压力成为你拖延的起因之一。

(1)移民经验;

(2)文化转型的挑战;

(3)文化冲击;

生活变得不可预计,因为常常需要去可以地关注那些原来习以为常的事情,许多人经历到一种疲惫感。一直处于警觉状态会让人紧张不安,时间久了会导致如下跨文化忧伤的症状:

a.无助感或强烈的思乡病;

b.产生了想要依靠同一个祖国或其他人的愿望;

c.推迟或者拒绝学习当地的语言;

d.为小小的挫折而大光其火;

e.过渡担忧被骗、被抢或被伤害(被害妄想?);

f.过渡担忧身体健康、卫生或食品安全;

g.为诸如家庭价值观等文化上的差异而担心;

h.凝视空白处。

拖延有可能成为这幅忧伤场景的一部分,因为处于文化冲击中的人可能没有精力去满足新的文化环境中种种混乱的要求,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这种令人难堪的处境和感受。

(4)比预想期的要难;

移民可能会发现他们关于平等相处和经济机遇的梦想都遭遇了挫折,因为:除了必须面对所有的文化转型,还会遭遇语言壁垒、公然或隐讳的歧视以及经济上的困顿。

(5)自我怀疑;

(6)额外的责任;

孤立的移民更容易会走上下坡路,而这样会使他们更加孤立。孤立让你一个人面对自我对选择的疑虑,当你不知道在一个陌生的官僚体制中如何行动的时候,无论它是政府机关还是学术机构,孤立都会增强你的不确定感。

——克服建议

(1)建立社会联系;

归属感是人类的一个基本需要,如果你没有归属感,很可能会导致你和社会的脱离,使你丧失人生的动力。建议加入一个团体(社团、联谊会等)。

(2)发展自己的“大学知识”;

(3)关注时间;

学习当地时间的规则、态度(就像德国和西班牙截然不同)。

(4)学会当地语言(科学家认为这样对脑子好);

(5)坚持超越障碍;

(6)跟家庭保持联系;

相信家庭是社会和情感联系的一项重要资源。帮助其他家庭成员更多地了解所处的新文化环境或许有助于缓减这样的紧张。

(7)考虑约见治疗师。

摆脱怪圈

——相互挫败的怪圈

基本的冲突集中在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上:你想要拖延着做某件事情,但是他不做。

相互挫败的怪圈

第一阶段:鼓励僵持

直接鼓励,可能会被当作是一种对拖延者压力或者干扰。用意虽好,但会加强对方内心潜伏的不安全感;拖延者还可能会幽你一默,表面答应,但是结果是:什么都不会做。

第二阶段:失望

但鼓励和建议被置之不理,容易造成我们这样的印象:我已经做了所有工作,但拖延却不当回事;失望是双方的,拖延者也会感觉到你的失望,失落并很可能做得更差。

第三阶段:恼火

恼火和风怒随着失望接踵而来,我们容易将拖延者得不作为堪称他们的蓄意针对。恼火源头:

a.拖延者抵制了我的所有帮助;

b.没完成的事情影响到了我或我看到了对方的自暴自弃;

c.处于情绪上的讽刺,对我会好受点。

第四阶段:僵持(伤痕已在)

——跟拖延者谈判

(1)什么是不起作用的

a.说“只管做!”是一种威胁;

b.啰嗦与成为监工;

c.责备、嘲弄或者用极端或夸张的后果威胁;

d.自己做

这样会强化了拖延的期待,他们会更加指望在最后时分有人来拯救他们。

e.“我早就告诉你是这样的”;

(2)起作用的态度

a.培养成长心态(尊重事情的过程而非表扬结果);

b.保持自己的个人立场;

c.注意神经认知上的差异(疾病问题);

d.协作态度;

可以跟拖延者就你的角色问题达成一个协议,然后信守协议。询问你怎样才能帮到他,并只提供他所要求的帮助(主导权回归拖延者)。

e.对自己的策略保持弹性;

放弃没有产生预期效果的策略,尝试做一些和先前完全不同的事。

f.记住什么是最重要的。

书的最后提了句话:“万事办妥,仍难免一死”。

我们不会天真地认为拖延的结束可以保证快乐的到来。

快乐来自于:

(1)按照你的价值观健康地生活;

(2)跟他人和跟自己内心深处地联通;

(3)能够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

(4)不管拖延是否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仍能够如实地接受它

如同,虽然花园里长着一些蒲公英,而你依然能够乐在其中。

相关文章

  • 拖延心理(终)在建议中接受拖延

    读《拖延心理学》第五部分(第十六、十七、十八章),也是书的最后部分。给予了三类针对性较强的建议。针对ADD和ED人...

  • 拖延症有解药吗

    如果拖延是你生活中的常态,我给你的第一个建议是:先从心理上接受拖延这个事实,然后再尝试着改变。 拖延的定义是:延长...

  • 如何克服拖延

    在《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中,作者根据对产生拖延的心理根源的分析,针对性地给出了采取行动的建议。 一、拖延的背后是两种...

  • 对拖延的建议

    今天阅读《拖延心理学》第五部分:拖延的建议 一、对特殊病症引起的拖延人群的建议 患有注意力缺乏紊乱(ADD)和执行...

  • 读个书--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关注的某两个公众号,强推,关于拖延症分析和建议最优秀的一本。 拖延的问题,有身体疾病和心理影响双重原因...

  • [视频]关于拖延症的科学

    人人都有拖延症,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我们会拖延呢?视频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拖延的原因,并建议用番茄工作法来摆脱拖延症。 ...

  • 20/30专注橙长

    读《拖延心理学》 拖延VS建议 【对注意力缺失紊乱(ADD)和执行功能障碍(ED)的建议】 1. 从外在开始,逐渐...

  • 《拖延心理学》拖延&建议

    一、学习情况 今天是持续在熊猫书院读书的第15天,坚持利用《用熊猫书院快速提升方法》进行读书。今天开始进入《拖延心...

  •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每个人都可以战胜拖延

    《拖延心理学》告诉我们三个战胜拖延的方法,它们分别是:学习怎样判断时间、学会接受和拒绝、利用身体减轻拖延。 通过这...

  • 157/ 拖延症

    陈虎平在《打破人生的标签》有一篇文章《拖延与贫困》讲解了“拖延症”。 拖延:行为与心理 拖延症分为“行为”与“心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拖延心理(终)在建议中接受拖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fu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