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简友广场散文
呼喊与细语都不会消失

呼喊与细语都不会消失

作者: 於斯曰安 | 来源:发表于2020-05-29 11:20 被阅读0次

Viskningar och rop (1972)

中译《呼喊与细语》

一部瑞典电影

英格玛·伯格曼导的

映射了导演童年的缺憾,表达他内心对真挚情感的渴望

其抽象与深刻的程度豆瓣评分8.7不算低了

在念安心中列入影史十佳之一也不足为过

在西方人眼中如果说承认了上帝本不存在,该怎样支撑自己活下去呀,吾是无神论者,因为热爱电影,所以努力挣扎在现实与欲望之间,通过对“遥不可及梦境”的追求,将生命赋予苍天或者神明的旨意,带着“深沉”、“孤独”、“宽恕”的力量行走于入世和出世左右,电影将女性做为精神和思想的载体,以求唤醒观众不愿直面的真我。

细语过后的呼喊

呼喊过后的亲昵

灵魂死后,呼喊与细语也就都消失了

灵魂不死,那么你贪望的幸福感其实就在你身边

而且永远都在

相关文章

  • 呼喊与细语都不会消失

    Viskningar och rop (1972) 中译《呼喊与细语》 一部瑞典电影 英格玛·伯格曼导的 映射了导...

  • 呼喊与细语

    呼喊与细语 文/33 滞留在车站里的人们都像陌生水边的搁浅者,坐在潮湿的椅子上,坐在...

  • 呼喊与细语(Cries and Whispers)

    2017年4月8日,这是我来到上海的第12天,我渐渐习惯了这个城市,也慢慢开启我对上海工作和生活的探索。我希望未来...

  • 在细语中呼喊

    书中以第一人称“我”,从孙光林的角度阐述了他从六岁到二十岁的感受和记忆,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六岁左右的记忆是模糊的...

  • 来自灵魂深处的呼喊与细语

    《呼喊与细语》是第一部我认真看完的伯格曼电影,从此喜欢上了这个瑞典老头,在以后的反复重看中我关于此片的疑惑不断被解...

  • 英格玛·伯格曼《呼喊与细语》:这么近,那么远。

    向大师致敬。 片中有很多特写镜头,从呈现上来看几个女演员的表演有张力且戏剧化,构图色彩具有视觉美感,特别是红色的呈...

  • 如果回答消失

    如果回答消失 呼喊,是不是就可以停止? 如果眼睛消失 泪水,是不是就无从开始? 如果记忆消失 脚下,是不是就云淡风...

  • 呼喊与坚守

    人生没有十全十美,世界就是世界,明摆在那里。这世上,没有谁活得比谁容易,没有谁活得比谁艰难。只是有人在呼天...

  • 与自己细语

    生活磨砺了我们的锐利,我们只在岁月的腐蚀里,一天天变得世俗,直至俗不可耐。于是,和别人比票子多少,房子大小,车子好...

  • 情绪日记

    心理矛盾与纠结是任何人都不会从表面看到的问题,它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出现消失,出现又消失,在我心里,他们总是出现的那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呼喊与细语都不会消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rx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