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30讲》:每个人都是一个产品

作者: 书生可爸 | 来源:发表于2023-06-01 10:33 被阅读0次

花了2天的时间,终于看完了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30讲》
这是得到上面的一门大师课,很受追捧。
我读完就一个感受: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做一个产品。
全书分为了5个模块,分别讲解了同理心、机会判断、系统能力、用户体验和创新模式。
虽然是作为一个资深的产品人,站在商业的角度,通过拆解典型的大厂案例,来解释了一些观点,对于产品经理或者在创业公司员工来说,是直接对口的。
但是,很多底层的逻辑,同样适用于其他工作岗位,也有助于个人成长。
对于像我这样的自媒体人,或者内容创作者,有很多深刻的启发。
1、痛点、爽点和痒点
这三个点是每一个创作者,在产品创作之前,应该想清楚的。
痛点,就是让人痛苦的事情。比如,有人被爱所苦而痛苦,情感博主就要提供鸡汤或者恋爱宝典,解决这群人的痛点。
爽点,就是让人兴奋的东西。比如,上班族下班回家身心俱疲,就是要看综艺节目,靠无脑的偶像剧,让他们觉得轻松愉快。
痒点,作者的定义,就是满足人理想的中的那个虚拟自我的事物。比如,比如饭圈的追星、看网络上的爽文小说,本质上都是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成就感。
对我个人的最大启发就是,考虑这三个点,才能避免自嗨。
也就是说自己创作出来的内容,一定要尽量去符合这三个点中的一个,才会对读者产生价值。
解决了他的痛点,他会感谢你,认可你;为他提供了爽点,他才会关注你,给你流量;找准了痒点,也是提供了一种精神价值,给人心灵上的抚慰。
这也就是常说的“用户思维”。
说起来很好理解,但是需要具体实践在每篇文章中,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
2、感知层、角色框架层、资源结构层、能力圈和存在感
这是产品包含的5个层次,人也有这5个层次。
*
感知层,就是物品的外观,如颜色,形状,观感等。

放在人身上,就是颜值、穿搭、身材等。
*
角色框架层,就是指产品的分类或者属性,是食品、化妆品还是工业用品等。

对人来说,就是你的职业、工作岗位,社会身份。
*
资源结构层,是产品背后的资源,是每一道工序,每一种材料的集成。

人的资源结构层,就是指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财富能力等。
*
能力圈,就是指作用和功能。

对人,就是指有什么能力、特长,能够干成什么事情。
*
存在感,就是指这个产品的存在的意义,有些产品随着时代消失了,就没有存在感了,有些真是火爆

中,就是十足的存在感。
人的存在感,往往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就是生而为人的人生意义。所谓的刷存在感,也就是为了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的价值感罢了。
通过这5个层次,套用在自己身上,就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一个人就像洋葱一样,层层递进,从外在到内在,从物质到精神,从肉身到灵魂。
有人重视感知层和角色层,就会做医美、买潮牌、找个体面的工作。
而有的人更注重精神内在,就是培养精神面貌,布局社交资源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找寻人的使命和人生意义。
当然,不同的关注点和价值追求,呈现出来的就是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
3、确定性、效率和迭代
这是对于产品的系统能力的要求。
提供了确定性,才能让用户使用地安心;
有了效率,才能超越其他的竞争对手,收获更多的利润;
不断迭代,加速产品升级,才能成为让产品成为精品。
这需要不仅仅是单一的因素,需要的是一种系统的能力。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也是需要具备系统思维的。
永远不要站在一个孤立的点来想问题,比如,仅仅考虑一份工作的工资多还是少。
系统思维,是要考虑岗位的天花板、个人能力的成长性、兼顾家庭与否、是否符合时代要求、能够满足内心欢喜等等。
没有人是一个孤岛,都是在或大或小的系统中求生的,不管你是否能够意识到。
以上3个方面,是对这本书的精华部分的一些内化和感悟吧。
书中,还有很多细节性的内容,同样价值很高,还需要再细细琢磨体会。
产品思维,绝对不仅仅局限在一个产品上,万事万物都可以看做是一个产品。
尤其是个人,把自己当成一个产品,好好打磨,成为一个品牌,就是最真实的成功。
最后,分享一句梁宁在书中的一句话:
愿你在这个时代,把握住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个机会,把你一生积累的认知、审美、好恶全部用上,为这个世界提供不一样的产品,向世界交付你的价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产品思维30讲》:每个人都是一个产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uu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