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移动端的蚂蚁花呗用户在几亿量级,马爸爸2016~2017一年凭此业务净赚了160亿左右,他是通过什么做到的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这里不不得不涉及到一个名词“资产证券化”。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将某个可以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通过各种金融安排重新包装成证券卖出去。
打个比方,我们从花呗借呗中借钱消费,马爸爸就把这些借债打包成一个金融理财产品卖给那些金融机构。
这个也很好理解,公积金可以打包,房贷可以打包,信用卡业务可以打包,盖楼修路这些项目都可以打包,然后转化成一个金融产品 (比如建行的XX理财1号,XX2号,工行的XX理财1号,XX2号,招行的XX理财1号,XX2号),打包完成后,金融机构转身又就把它们卖给了那些投资者。
马爸爸的花吧借吧利息年化率是14%~15%,而打包后出售的资产证券化,投资者获得的年化率一般是3%~4%左右。那么,剩下10%左右的中间差就被马爸爸和金融机构收入囊中。
这样,马爸爸一方面可以用这些躺在账面上的钱赚取息差,另一方面,会有更多的钱借给更多的“剁手党”,然后又可以继续把这些借债做成“资产证券化”,再循环卖给投资者,就是通过这些“资产证券化,马爸爸2016~2017一年赚到了160亿甚至更多。
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对马爸爸是天使,但,它也有魔鬼的一面。
2000年美国科技泡沫破灭,又遭遇了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经济遭受到了很大压力。
为了刺激经济,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其中主要的一条就是提高美国住房拥有率,让更多的美国人实现“美国梦”。
银行一方面给那些有能力信用良好的人降低贷款标准,另一方面又给了很多完全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家庭和个人也贷款买房。
电影“大空头”中有这样的情景,那些银行的推销员或中介通过虚假信息来获取更高的收入提成,他们为那些信誉低下或信誉破产的人获取房贷,随着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次贷危机也将要来临,而这,就是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银行是盈利机构,他们不会把这些债务压在自己身上,于是通过把这些不良贷款打包成资产证券化卖了出去。
2006年随着经济周期的来临,美国的利率上行,购房者的借贷成本也就越来越高,大量的人开始违约。而他们一违约,连带这些金融证券化的衍生品也丧失了流动性,市场开始恐慌,人们信心崩塌,开始大量抛售。于是,多米诺骨牌倒塌,次贷危机降临。
最后,我们为什么要知道这些?
用香帅的一句话做一个总结,站在高处,理解经济,把握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