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忙着过中秋节。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按月亮变化周期计算的阴历;历史书则使用西方传来的公元纪年,从耶稣降生那天算起,再往前的倒着算,叫“公元前”。
那么多历史事件,怎么记得住时间?结合顺口溜记是个好办法。比如我有个初中老师教过“208,赤壁杀”;有个高中同学总结“努尔哈赤扛大旗,一扭一扭去淘金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好记吧?

为什么叫后金?因为满族以前叫女真族,女真已建过一个大金国,先灭了辽和北宋,又跟南宋死磕了很多年,终于被元给灭了。元人被明驱逐后,努尔哈赤以13副铠甲起兵,通过自创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坐大重建大金国。他怕势单力薄,又提出“满蒙一家”,联合蒙八旗入主中原。比如晚清名将僧格林沁就是蒙古贵族。
后面这个大金,历史书不认帐,改称其为“后金”以示不同。这种现象还有很多。楚、西楚霸王;西周、东周;北宋、南宋;还有唐 、南唐;西汉、东汉,等等。
西汉的首都在长安,东汉的首都在洛阳。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自称汉室之后。但皇帝的儿子经常有几十几百个,分封到各地,又过了几百年,早就没落了。刘秀哥哥刘縯为人高调结交好汉闹造反,刘秀埋头读书苦练武功,后来刘縯跟随绿林军起义(没错就是传说的绿林好汉),很快招惹妒恨被杀;刘秀深藏不露,骑牛上阵,以仁义勇武之风吸引骄兵悍将追随,终于降伏了铜马、绿林、赤眉各股势力,打败王莽做了皇帝。
赵匡胤也是这样的开国皇帝。他从下层军官做起,但做人讲义气,有魅力,有本事,目光远大,考虑得到别人,懂得约束自己。所以大家早就看好他,愿意结拜为兄弟替他卖命,有机会就推他黄袍加身。赵匡胤在皇帝里面可能武功最高,战斗中经常身先士卒,斩将夺旗。他原来的皇帝周世宗柴荣只在位五年半,但生前是个跟他一样厉害的主儿,所以赵匡胤一点不敢流露私念。周世宗病逝后,赵匡胤接班,延续柴荣的政策,只用20年就统一了中国。他把柴荣孤儿及后代视同己出。杨家将里六郞延昭又称驸马爷,就是因为娶了柴荣之女柴郡主。对了,《水浒》里面的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也是周世宗之后。
单兵作战能力固然重要,“万人敌”的兵法更是王道。比如出道题给你:7万人如何战胜40万人?
最经典的打法就是共和国领袖毛泽东总结的游击战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 ”。派几千人冒充主力猛攻,吸引敌人大部队围攻。主力集结在有利地形待机会吃掉敌一部,留千把人坚决阻击援敌。这千把人,肯定得选最狠的,集合号不响剩最后一人也不会撤。只要活下来 ,部队就可能被授予荣誉称号,这可是我军的最高荣誉!国庆阅兵时总会有他们份,看到旗子没?“硬骨头六连”、“塔山英雄团”、“黄继光连”……骄傲啊!
“伤其十指,不如断敌一指”;“ 杀人一万,自损八千”。打胜仗后要迅速动员俘虏,补充兵力,打扫战场 ,休整下寻机再吃几口。敌人处处被动,很快就吃不消了。
模范军旗发的有点早;我上面说的其实是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战例。
到了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后期,解放军动员吸收俘虏水平登峰造极, 国民党俘虏把军装翻面一穿,就成了 “解放兵” ,转身跟着一起冲锋。 我们人越打越多,装备越打越好,胆儿大的甚至骑着马儿去抓坦克了。
那么这几位逆袭皇帝、领袖说明出来混靠的是什么?够狠,讲义气,兄弟多。
一将功成万骨枯。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 。当皇帝若不务正业,遗害无穷。“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宋齐梁陈,无不大兴佛教。 南梁开国皇帝武帝萧衍尤其热爱佛学和文学,不理军政。他四次出家, 让朝廷以数亿重金赎自己回来当皇帝。 大批懒人、犯人跑去当和尚,不纳税不当兵。 有梁一代55年共建寺庙二千八百四十六座。 后来周世宗柴荣禁佛 ,除保留少数重点寺院外,废除寺庙,熔佛像铸铜钱, 逼僧尼还俗,国力大振。
皇帝中文学造诣更高的属南唐后主李煜。 他是李世民之后,本来地盘大,兵精将广。“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凤楼龙阁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可惜出了这个不爱打仗的末代皇帝,投降赵宋, 又被毒死。 他是史上最懂写的作家之一,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真应了那句: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