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一件事情常常是需要一个规划的,这里本来是打算讲讲大学四年的规划,想想如果仅仅讲讲“我认为应该怎样”似乎也并没有什么资格去指导别人,索性讲得笼统一些。
清晰的目标
于我而言,方向这个东西极为重要,没有方向的前行极有可能导致南辕北辙。而仅就我个人的一些体会来看,当我想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可以做得不错,至少有些收获;而当我并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做一件事的时候,结果大多不尽人意。
目标这个东西可以有很多种表达,不同的表达对应的内涵有有所区别,最大的目标当然是理想,而对小一些目标的形容大概可以用目的吧。
· 理想
这个词在当下颇有一些反讽的意味,似乎作为一个有理想的人挺可笑——现实早晚会把你的脸打得啪啪响。这其中的误解不在此多说,但是当下但凡口碑不错的“成功人士”,都是有理想的,只不过不说出来罢了,毕竟闷声发大财才是最好的。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话的时候也只是个小农民,嘲笑他的人倒是也跟着他被写入了《史记》,但是姓甚名谁就无人知晓了。
理想不一定需要说出来,但不说不代表不存在。心存理想不但能让我们知道去往何处,也能给我们不竭的动力。以大学四年的规划为例,四年匆匆过去后,自己想以怎样的方式画一个句号?是优渥工作的 offer 还是名校的录取通知书,是综合能力无短板还是专业能力超突出。简而言之,想清楚自己毕业时希望成为的样子是有利于制订一个规划的。
· 目的
相比理想,目的可以很小——吃饭为了饱腹,睡觉为了休息,不一而足。做事的目的性不强容易懒散,目的性太强又变得很功利,这倒不是说要像圣人一样无欲无求,而是希望在别人眼里吃相不要太难看。毕竟没有谁希望结交一个特别功利的人,谁知道会不会被你利用呢?
目的是一个可大可小的词,大的目的可以一点点拆分成小的目的,小的目的却不一定可以很好地拼凑成一个大的目的,这就显示出规划的作用。
合适的规划
规划的目的在于实现目标,但是不少人都容易落入“制定规划——完成部分——选择放弃”的怪圈,这样几次三番下来,规划多半就成了笑话——既然日子混混也过得还行,那我还做什么规划。
应该说,这样一个怪圈的形成多半在于规划本身的不成功或者说不合适,而不是你本身的问题。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面对的问题也不一样,假如盲目按照别人的规划来执行,多半容易半途而废。也就是说,规划需要私人订制。兵书上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打赢完成规划这个硬仗,首先还得要做到知己知彼。
· 知己
所谓知己,要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了解越深入,越知道怎样制订适合自己的规划。
以考研复习为例。网上的考验复习规划多种多样,有的人一天学 12 个小时,两耳不闻窗外事;有的人一天就学七八个小时还要玩玩手机上上网。当然,殊途同归,他们都考上了。可是仅仅凭着考取了这个结果去随便选择一个复习规划,谁敢保证自己也可一样完成并且考上?
每个人的睡眠需求不一样,有人一天睡 6 个小时精神抖擞,有人一天没有 8 小时的睡眠就脑袋锈逗;
每个人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不一样,有人连续学习两个小时还看书看得津津有味,有人半小时就心里跟猫挠似的坐不住;
每个人的学习基础不一样,有人六级 600+自然可以随便看看英语,有人四级 N 次游还没过每天一套题还生怕最后单科不过线;如此种种。
扪心自问,你真的足够了解自己吗?如果是,那么恭喜你,走在了大多数人的前面;如果不是,那么不妨继续往下看看。
对自己的了解如果仅仅是定性的,恐怕很多时候还不能很好地为规划服务,或者说,越细致的了解能够越好地制订规划。
我们需要量化。
正如要想了解自己的经济状况的变化需要记账一样(经济情况也是一种不容轻视的自身状况),对于自己的时间,也需要有所记录——以我为例,通过近一个月的使用番茄 ToDo这个 APP,我现在大致能够确定自己每天能够有效学习的时间在 7 个小时左右,且以下午两点到五点为最高效的时间段,而上午的学习时间并不太长。
另一方面,比较长时间的跑步记录也可以反映自己的跑步能力的情况,配合大致的体重变化我能够知道自己如果想要降低体重,大约需要每周 3 到 4 次 10Km 的跑步,每次的时间大约在 60~70 分钟。
· 知彼
对于一个规划来说,它不光是面对主体,也就是规划的使用者,同时也是面对客体的,也就是规划的针对者。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事情大概是不会使用完全一样的规划的。倘若不能很好地了解眼前的任务,即便对自己的实际很了解,也可能导致规划的半途而废。
同样以考研复习为例,我最开始的计划是 3 天结束一讲高数,通过一个简单的乘法计算不难得出 36 讲的数学内容不到 4 个月就可以过完一遍。但事实上这 36 讲的内容并不是平均分配到每一讲的,有的章节简短,有的章节又十分冗长。这就容易导致在一开始遇到简短章节时容易产生错觉,认为规划上的时间充裕,而一旦遇到冗长章节时,就会产生巨大落差,极易因为不能按时完成规划而选择放弃。
· 原则
最后梳理几条合适规划的原则供大家参考:
- 有可行性。可行性也就是把上述的“知己”和“知彼”综合起来,于自己,要了解时间精力、能力和经济状况等方面;于任务,要了解难易程度、任务量大小和预算等方面。兼顾了解了规划的主客体的详细情况是完成好一个规划的必要前提。
- 留有余地。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留有余地是为了规划以外的事情做好准备。倘若一天 24 小时安排得满满当当,一个小插曲可能就会影响一整天的进度。
- 及时调整。规划是“制订”的而不是“制定”的,尤其一个时间跨度比较大的规划,在规划中可能自己的能力提高了,时间也可能变得宽裕或者紧张,任务相对而言可能也降低了难度,也可能又临时增加了任务量。一切都在悄悄变化着,当你认为目前的形势和规划已经有较大的差异或者说冲突时,及时调整自己的规划是很重要的。
有效的行动
有句英文谚语这么说: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不客气地讲,做得再好的规划都不过是画的一张饼,没有有效的行动,它什么都不是。网上传得很广的一句话是“为什么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答案就是四个字,知易行难。到了大学这个阶段,要是说谁还有什么道理不懂,我是不相信的。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做得到多少基本就决定了有多优秀。
· 克服恐惧
有这么一部分事情,是在行动之前就因为它的难度和高度吓得不敢正视,更别提放手去做了。还是以我为例,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听说大学毕业要求四级,研究生要求六级,高数很难很多人会挂。诸如此类的消息听得多了,在潜意识里就慢慢产生了类似“四级很难,是大学毕业时的水平,我才刚刚高考完/大一怎么可能考得过”“六级比四级更难,好多四级过了的都栽在了六级上,我连本科都没有毕业,怎么考得过研究生水平的六级啊”“高数那么难,翻开书什么都看不懂,那么多人挂了,我学不好也是正常的”这样的想法。但实际上呢?现在回头看,过四级大概也就是高考水平,六级好好准备一下通过也不难,高数嘛,看进去了还挺有意思的。同样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从前看着高耸入云的山峰,为什么在登上去后会觉得“也还好,不过如此”呢?
究其原因,还是自己把自己吓住了。遇到看上去很难的事情,很多时候甚至都不需要李云龙的“亮剑精神”,换个角度想想就好了:自己的目标是要考取研究生的,那么那么多考上了研究生的人都能达标的四六级和高数,一方面自己必须也要达标,另一方面也没有那么难——既然注定会是要被自己征服的山峰,为何要去怕它?
· 确保行动
做不到的理由千千万,做到的原因大概只有两条:我要做和我不得不做。
我要做,放在马哲里叫做主观能动性,前面说的理想就能帮你拥有它,并且理想越强烈,这种自发性的行动力越充沛。但是能够完全凭借这种自发动力去实现理想还需要强大的自制力。普通人如你我他,很多时候还是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外力迫使自己“不得不做”。
他人的监督是十分有效的,无外乎威逼与利诱两种方法,或择其一或双管齐下——学习的时候想玩手机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带手机去学习,考虑到可行性,我选择了番茄 ToDo 的学霸模式和强制模式,只有完成了当前的倒计时才能解除对其他 APP 的禁用,而中间的自由时间也是自己选择的 5 分钟。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高三的时候我在平板电脑上也安装过类似的 APP:我要当学霸。最后的结局却恰恰相反:我费尽心思干掉了这个强制性的 APP,还给自己无数娱乐时间。同样是希望学习时专注,同样是使用强制性措施,真正想学习还是想玩一目了然。所以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你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个世界没有什么能够拦住你。
· 提高效率
这一点我仅举个例子,例子背后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思考。
甲乙两个人看同样一本书。
甲花了一个星期看完,乙花了三天看完。请问谁的效率高?
过了两个月,甲乙两人偶然聊起这本书。
甲对书的脉络和重点了如指掌,还谈到了自己阅读后的收获,乙只清楚地记得自己看过这本书而已。请问谁的效率高?
最后,祝大家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嘻嘻。
【原创不易,点赞鼓励】
真诚地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发表看法、提出意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