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走路上班碰上了我们上级单位的一位科长,我俩边走边聊,说起了各自单位上的一些事。我顺口提了下她们科室那位让人印象深刻的漂亮姑娘小王。
科长反过来问我:“你没听说么?小王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症,请假已经很长时间了。”
我吃了一惊,“怎么可能?那么漂亮的姑娘,笑起来甜甜的,嫁得也不错,怎么就抑郁了呢?”
“唉,谁知道呢!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真的让人说不清啊,我们也不知道她一天想的些啥,工作不错,恋爱是自己谈的,找的老公家庭条件那么好,谁知道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科长惋惜的说。
“小王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个情况我还真不知道,反正她留给我的印象挺好的,以前无论在你们单位还是路上碰见,都'姐长、姐短'的,长得又那么漂亮,她能抑郁,真的让人不敢相信。”
“她留给你的印象是前几年的事吧?这两年不一样了,无论我给她分派什么工作她都不乐意干,跟谁搭档就跟谁置气,不但把我们科里的人得罪光了,把单位上其它人也得罪了不少,无论谁跟她说话都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很难沟通。”
“她请病假前的近半年时间,每天一上班就找个空房子独坐在哪儿,一坐就是半天,分配的工作不干,跟谁也不说话。她成这样,我们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她家里人也没跟我们沟通过。”
科长说话很客观,她并没有因为小王对她不敬,刻意说小王的坏话,相反,话里话外都是对小王的惋惜。
“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真的问题挺多的,我们单位还有一位姑娘,三十多了还不找对象,说话特别冲,性格也很古怪。”科长又说。
“小杨,我知道你一个人带两孩子,说句我不该说的话,你平常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性格教育,人这一辈子不一定要特别的成功,但一定要活得幸福,没有个好的性格,真的很难获得平常的幸福。”科长语重心长的对我说。
“你说得对,其实我也经常为孩子的性格发愁,我感觉自己挺随和的一个人,每天给孩子灌输的也是积极向上的思想,但孩子的表现还是有很多我不能理解的地方。”因为工作的关系,前两年我跟科长打交道比较多,我们的关系熟得足可以聊这些家长里短。
“趁早注意吧,发现不正常的苗头就早点纠正,孩子的性格也不单单是单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教育,你教育好了,这些问题就少一些。”科长说。
“嗯嗯”,我附合着。聊着聊着就走到了岔路口,我跟科长挥手再见。
一个人走到路上,我又想了很多。我们单位有两个人缘差的人,追溯起来,竟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
李姐今年已近五十岁了,她幼年丧父,由母亲独自养大成人,她人很聪明、工作能力强,工作的积极性在单位上真的无人可比。
但她说话总是咄咄逼人让人极不舒服,常常为了工作上的事跟人闹得不愉快,当她说话的时候,四周基本上都是静悄悄的。跟她搭档干活,干的好了成绩都是她的,干的不好,错都是你的。
其实按她的学历、资历和能力,应该早就在领导岗位上,这么多年之所以一直没有提拔上去,都是因为性格的问题。
小程和我同岁,他本科学历,干的又正好是自己的专业。这样的人才自打进单位起,几任领导都有意想培养他,但他偏偏不争气,无论谁给他布置工作,他都有推拖的理由,不但不干活,还自视甚高,觉得谁也没他能力强。
有时即使勉强干了,也往往干得敷衍潦草,而且还牢骚满腹。现任的领导对他基本上已失去了耐心,只给他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对他的态度就是“你爱干不干”。
小程也是上初中的时候母亲得病去世,他爸后来给他找了个继母,父子关系一直很紧张。听说小程子结婚后就很少和父亲还有继母来往,只是到了过年的时候例行公事去看望一下两位老人。
看到这么多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性格上存在的缺陷,我的心里有了深深的焦虑感,看来,教育孩子任重道远,除了学习和健康,孩子的性格问题更需要好好的引导和注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