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片时期:
早期电影配乐的出现在二十世纪初,1910年之前。最初设置音乐的目的,是掩盖胶片放映机的噪音。最早的电影配乐是现场演奏,起先即兴演奏,慢慢发展为演奏既存音乐。其时有制作按情绪、场景分类的曲集,以便乐手在适当的时候演奏适当的音乐。并且慢慢的,音乐开始被尝试同步,开始有细致的卡片式提示,告诉乐手,在某个场景、某句话出现时弹某段音乐几秒等等。
有声时期:
有声片出现在1920年代,音乐开始被尝试同步录制。开始只有单轨录音,音乐必须与对白在影棚同步录制,并且没有任何的后期混音,录音对乐手与录音师的要求都比较高。
为了让当时的观众接受现场并没有乐手演奏,但影片中有音乐的事实,时常需要在影片中放入音源,比如设置演员演奏乐器的桥段等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1930年代开始音乐开始尝试用分期录音,dubbing出现。并且观众也慢慢能接受影片中不再出现音源的设置。
有声片时期,开始出现了一批电影作曲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Max Steiner, Alfred Newman, Miklos Rozsa 等。早期的电影作曲家多半是欧洲古典音乐作曲家出身,无论影片题材,所做的音乐也多半是管弦乐、晚期浪漫主义风格。与此同时,当时的观众也习惯于接受晚期浪漫主义风格的作曲,而更新的一些音乐风格并没有出现在当时的配乐中。
从三四十年代开始,电影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声音。这其中包括David Raksin最早在“戴斗笠的男人”中使用十二音序列,Bernard Herrmann使用电子、在配器等上的创新。
好莱坞黄金时期出现了大量电影和一批影厂,其中包括华纳兄弟、美高梅、二十世纪福克斯、哥伦比亚等等。当时的大印业集团各自拥有完整的流水生产线、独立的院线系统,所有工种都在影业合同下工作。当时出现了完整的音乐职能部门,各集团都有委任作曲家与作曲团队,工作模式疯狂,整部作曲时间由1-2周到1-2个月不等。只有个别作曲家有挑选影片的特权,比如Erich Korngold。
有声时期的各年代都有些代表作曲家出现,除了前面提到的,五十年代左右的还有比如Aaron Copland, Leonard Rosenman, Jerry Goldsmith, Alex North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