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搬家】当饥饿成为一种习惯

作者: 云岭观世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00:14 被阅读5次
    云岭观世

    如今人们普遍认为,生于八十年代后的一代人大多数没有饥饿的经历,不知道饥饿为何物,于是饥饿几乎成为一件可缅怀的事物。

    而我,出生于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大山区里。在那时候的那个地方,人们主要靠红薯或红薯干充饥,年头好的时候可以吃上自家地里种的菜,年头不好的时候需要到野外找些野菜。食用油主要取自山里的茶子压出来的,条件好的一家人一个月可以吃到一两两斤。食盐可以将就的,有钱的可以买点,没钱的凑合。至于大米和猪肉,那简直就是奢侈品了。

    不知是遗传还是怎么回事,我们一家人的胃口都不好,没什么好东西吃却偏偏有点挑食——像我,特别讨厌那硬邦邦的红薯干条儿——甚至到了诅咒的地步。

    大约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常常在睡梦中梦见自己在吃白米饭。我贪婪的吃着,吃着……直到感觉白白的大米饭变成了一团团软软的棉花,再也无法下咽。然后,在失落中慢慢醒来。醒来的时候,似乎真的有一种像棉花样的东西噎在了喉间,而腹中空荡——非常强烈的饥饿感。那时候,我人生最远大的理想大概只不过就是一碗白米饭吧。

    到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把我送到距家十多里地的乡中心小学读寄宿。因为担心我因吃红薯干被别人歧视,尽管家里已经拮据的不成样子,父亲还是每周给我两块钱买上五斤大米。从此,我终于吃上大米饭了。

    可是后来发现,大米饭也并不是像我先前想象的那样的好东西。因为离家路途太遥远不能经常回家带菜,我只好在周一带上一罐菜然后一直吃到周末。没有菜,它同样像红薯干一样令人难以下咽。常常是吃不到一半,然后把剩下的倒了,再然后就等着无穷无尽的饥饿。

    到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好起来了。虽然吃的是食堂,但毕竟各种各样的菜荤的素的便宜的昂贵的可供选择。可是,小时候那种饥饿的感觉从来就在心底挥之不去。

    我知道,这是因为饥饿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事实上,生理的饥饿是很容易满足的,可怕的是当饥饿成为一种习惯以后,这种生理的饥饿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心理的饥饿,而心理的饥饿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无法填充的。


    【后记】这篇文字写于2009年,曾被某杂志收录。当时我还在读研究生,在吃饭这个问题上,我绝对是个积极分子,每次都是第一批冲进食堂。食堂的饭菜还不错,但我吃不了多少,通常一吃就饱。而有一种饥饿感,常常挥之不去,心中不解,于是把它归结为一种习惯,一种心灵的饥饿。十年后的今天,这种感觉依然存在,但我更多地理解它为一种精神上的缺憾感。所以,要告诫自己,人生所得,永远是沧海一粟。得与失,是有限与无限。知足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旧文搬家】当饥饿成为一种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ay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