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与华书房#《中庸》【6】心灵鸡汤的三个层次

作者: 华杉2009 | 来源:发表于2017-11-25 06:42 被阅读843次
    #华与华书房#《中庸》【6】心灵鸡汤的三个层次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至,是极致。鲜,是少。

    张居正讲解说,天下之事,但凡你做得过了些,就是失中;不及些,就是未至。唯有中庸之道,无过不及,恰到好处,日用常行,应事接物待人,既没有做得过分的地方,也没有没达到的,所以这是天理人情之极致,尽善尽美而无以复加者。这道理呢,人人自己身上都有,本来没什么难事,只是世道衰微,人各拘于气禀,囿于习俗,其所知所行,不是流于太过,就是失之不及,少有能做到中庸的。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

    以上是第三章,就一句话。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孔子说,这中庸之道,就像一条大路一样,本是日用常行,你上去走就是,但是这大路上为什么没人走呢?我也知道这缘故。因为这个人啊,他必须认识理解这大道,他才能上去走。现在的人的,那聪明的,聪明得过了头,索隐行怪,追新逐异,贪巧求速,他的思想认识呢,过了,跑到中庸前面去了,他轻视这大道,认为中庸不值得重视,不值得践行。那笨笨的呢,安于浅陋,他的思想认识呢,达不到中庸的程度,不及,他看这中庸之道,哎呀,这不是我做得到的,他也不去做。

    如此,这本来明明白白的中庸大道,怎么就不明白了呢?因为知行合一,这道,总要走过才明白。如今那贤能的人,他就喜欢显自己本事,他要另辟蹊径,他要特立独行,他不走这中庸之道。那愚笨不肖的,他又安于卑下,做不到。这道就荒芜了。

    智者的“知道”是个大问题,一说道理都知道,一做事都不按道理来。

    为什么呢?两个原因。第一,不是真知道。王阳明的一个学生向他讨教求学和做人的道理,王阳明向他讲了若干条,每讲一条,就问他知不知道。他全部答知道。

    王阳明说,因为认为自己都知道,所以就堵死了自己知道的路。圣人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认为自己不知道,所以才能知道。

    所以,认为自己知道,正是不知道的原因。认为自己不知道,才是知道的开始。

    知行合一,只有按那道理做了,才算知道那道理,否则只是晓得些说法,其实一点也不知道。就象你吃过盐,才知道什么是咸,尝过糖,才知道什么是甜,尽过孝,才知道什么是孝道。问天下人孝敬父母你知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回答不知道呢?三岁小儿都说他知道。而事实上真知道的人极少。那极少的能尽孝的人,他也有对孝道不知道的地方,因为他还有没体会到的,没做到的。

    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是对哪怕最简单,最老生常谈的道理,我们永这都有不知道的地方,这才能戒慎恐惧,保持中庸。

    第二个原因呢,是为物欲所敝。种菜种果不能用毒药,人人都知道,但看见别人做了,还不受惩罚,而且比自己多卖了钱,第二年就理直气壮的跟着做了。教化不行,人们心中完全没有什么事绝对不能干的概念。我们痛恨三聚氰铵,但是我们平时的所作所为里,与之性质相同,只是程度不同的事,数不胜数。

    所以儒家强调自我省察。看见别人干坏事,不要光是义愤填膺,而是要马上省察自己,有没有类似恶行,这才叫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看见别人的善与恶,都拿他来格一格自己,善则与之,恶则去之,则进步神速也。

    孔子说:每个人每天都同样吃饭,但真正知味的人就太少太少了啊!

    《道德经》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我们的朋友圈里,有人愿意每天发些心灵鸡汤,若是真干了那碗鸡汤,并且切实去笃行的,就是上士。耻笑他人鸡汤的,就是下士。也不过脑子就赶紧转发鸡汤,但并不照着去做的,就是道听途说的中士。

    #华与华书房#《中庸》【6】心灵鸡汤的三个层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A_man_b6c1:察醒自己,反求诸己。
      • 溪林飞羽:过而改之,不足修之,知行合一,正道中庸。
      • 令斌:今天的逻辑看着有点混乱,没有表达清楚,和整体风格不符合

      本文标题:#华与华书房#《中庸》【6】心灵鸡汤的三个层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mq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