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张居正讲解说:承上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既然源于天,率于性,可见这道与我的身子合而为一,就是顷刻之间,也不可离了道。如果此心、此身离了道,心便不正,身便不修。一事一物方才离了道,事也不成,物也不就。可见这道如何可以离得?如果可以离得,那便是身外之物,不是我心上的道。
朱熹注解说:道,是万事万物、日用常行当行之理,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一刻也不能离。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里又讲戒慎恐惧,讲慎独了。前面我们在《大学》里讲诚意时,就讲了慎独。这《中庸》一开篇也讲慎独。可见慎独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修身心法。
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不睹,是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不闻,是没有人听到的地方。在没人看到,没人听到的地方,也保持警醒,不要放肆,就是慎独。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见,读着现。隐,是幽暗之处。微,是细微之事。独,是人所不知而己独知的去处。
人在众人看得见的地方,觉得那是众目睽睽之下,才叫做著见明显,应该注意自己的举止表现。不过,别人看见你,也不过是看见一个表面而已,看不到你的内心。相反,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你不需要关注别人的时候,自己的心念发动,是善是恶,自己最清楚,这才是天下之至见,最见得清楚明白的时候,所以叫莫见乎隐,天下之至见,莫过于隐。
同样,天下之至显,莫显于微。越是那细微之事,不值一提的小事,怎么样都影响不大,怎么处理,你不太在意,也认为别人不注意,从而放松了,任性而为,而不是率性而为,这时候,就最能显出你的价值观和修养。
所以会观察的人,别人看你,他就不看大事,专看小事,因为大事人人都会警醒注意。你独处的时候是否慎独,他看不到。但不经意的小事,莫显乎微,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操守。说一个人不拘小节,那么我们也很难相信他能守大节。这也说明“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慎独是儒家重要的价值观。简单的说,就是人前人后一个样,莫见乎隐,进而莫显乎微,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就是把自己的恶念恶行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让自己有那些坏习惯。修为到了,就不是随时戒慎恐惧不放松,而是最放松的时候也合乎大道,不勉而中,从心所欲不逾矩。
#华与华书房#《中庸》【3】不拘小节者,难有大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