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读书就够了》P037
"拆为己用"才是真的学习
这就是为什么精心设计的培训可以更好地促进成人学习:
有了A,学习者更容易理解知识。(体验)
有了A,学习者可以将知识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反思)
有了A,学习者更容易应用知识。(体验)
有了A,学习者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反思)
有了A,学习者可以对知识进行第一次实践(安全的演练)。(体验)
有了A,学习者在演练后可以获得点评。(反思)
学习者在拆为己用的过程中反复“体验”和“反思”,可以更好地将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将知识应用于工作与生活。“体验”和“反思”两个过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这个拆页告诉我们,只有经过反复“体验”和“反思”,才能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孩子5岁前,我看的全是教育类书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会翻翻书,从书中寻求答案。就这样一遍翻书,一边教育孩子,可以说,孩子是我看书养大的。
十几年过去了,当别的家长和我交流养育孩子的问题时,我还能给到对方自己的建议,而那些建议,除了养育孩子的经验,大多来自多年前看的书籍中的内容。
最近五年,我开始看感兴趣的书,大多是心里类、沟通类、成长类的书籍,我发现一本书看完,能记住的知识并不多,做不到和别人分享书中的内容,自己的行为也没什么改变。
我以为看的书不够多,看的内容也不成体系,所以拚命的在输入,但是结果还是原地踏步。
有时候回想过去看过的教育类书籍,会很奇怪当初根本没有刻意去做笔记,也没有背诵过,记忆怎么就那么深刻呢?
今天看到这个拆页才明白,我在很多年前看过的教育书籍,到现在还能讲出来,正是因为当时一边看教育理论,一边把理论运用到教育孩子身上,然后再反思,再运用,这个过程深化了自己的记忆,不知不觉变成了一种能力,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而后来看的感兴趣书籍,之所以没有多大改变,在于没有把看过的知识进行反复思考,化为己用。
问题找到了,就好办了,我决定用拆页中介绍的反复“反思”和“体验”的方法,解决记不住落实不到行动上的问题。
下个月底,准备看《亲密关系》这本书,书中遇到能化为行动的片段,会进行深度思考并在生活中运用,然后记录行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反思后再进行实际运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