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昜简介
2、孙兆奎简介
3、沈自炳简介
4、《南疆绎史》摘录
5、关于吴昜的几点考证(文/吴国良)
1、吴昜(yáng,?-1646)南明抗清将领。字日生,号朔清,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福王时,前往扬州投靠史可法,上呈《中兴末议》。可法题授职方主事,为己监军。明年,赴江南筹集粮草,未还而扬州失,率船队开赴吴江,吴江亦失。前往太湖扎营,与同邑举人孙兆奎,诸生沈自駉起义,共组“白腰党”。封忠义伯。屯兵长白荡,出没太湖、三泖间。八月二十四日,与清兵吴胜兆战于塘口,获舟二十艘。次日大雨,为清兵所败,吴昜仅一人泅水走,父吴承绪、妻沈氏及女皆溺死。顺治三年,乡人周瑞复聚众四保汇反清,吴兆胜攻之,大败,吴昜再度入主长白荡,趁吴江城内闹灯会之机,率兵第三次占领吴江城,六月在嘉善被俘,被执至草桥门,不屈而死。
2、孙兆奎(1607-1645),字君昌,号犹文,江苏吴江七都染店浜人,明崇祯九年(1636)中举。他性恬淡,不图名利钱财,关心国事,论及古今是非成败、人品邪正,均能侃侃而谈,与同邑吴昜为挚友。
其时,大明国事日衰,战事四起,于是他仗剑谈兵,结识天下英俊,谋划勤王。时崇祯帝罹难,金陵又失守,孙兆奎痛不欲生。适值兵部主事吴昜奉阁部史可法之命归里办事,两人政见相同,遂一起教习水师,起兵于长白荡,以家财给饷,号称“孙吴军”,尊奉明宗室乐安王为主,意图兴复明室。
清顺治二年(1645)八月,清总兵吴胜兆南下,孙吴军战败,孙兆奎之父与妻女俱投水而殁,他自溺未死,被清军押送至江宁。当时,明降将、督师洪承畴驻节金陵,劝降孙兆奎。孙兆奎守义不屈,厉声对曰:“汝犹乎,先帝误闻汝死,涕泣赐祭,汝不闻乎?吾今陷汝手,唯求一死,无他议也。”接着朗吟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汝曾读此句乎?”洪承畴大怒,命驱出斩之。临刑时,孙兆奎作绝命诗曰:“书生自分无攸济,只为纲常看得真。今日从容趋死地,欣然谈笑拜君亲。”
3、沈自炳(1602-1645),字君晦,号闻华,以诗词文辞闻名江左。沈珫五子。治书,补邑庠廪膳生。崇祯二年(1629)同弟自駧入复社。福王立南都,诏求人才,沈自炳献赋阙下,以恩贡授中书舍人。往扬州与弟弟沈自駉一起给史可法当幕僚。哥哥沈自征知天下有变,造渔船千艘藏在吴江湖中,沈自炳归吴江,与吴昜同起兵,兵败,与弟沈自駉(1606-1645)赴水死。著《丹棘堂稿》。
4、《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八
时湖傍诸生沉自征亦任侠自负,预备非常,造渔船千艘匿于湖。自征死,其弟中书舍人自炳、诸生自駉收其船以集兵;主事吴易因之起。易字日生,吴江人。生有膂力,跅弛不鞿。崇祯癸未进士,不谒选。福王立,见史可法于扬州;奇其才,题授职方主事,留之监军。乙酉奉檄征饷,未还而扬州失。六月,大兵徇吴江,县丞朱国佐以城降。诸生吴鉴,字子仪;欲起兵诛之。会黄蜚兵至自无锡,鉴喜,徒手入县庭骂国佐。国佐执送苏州郡守,询其党,抗声曰:『孔子、孟子、张睢阳、颜平原是也,何问为』!遂杀于胥门学士街。易闻而哀之,率众擒国佐,授鉴父汝延,令杀以祭鉴。于是与举人孙兆奎、诸生华京、吴旦及沉、陆辈谋举兵;旬日中得千余人,屯长白荡,出没五湖、三泖间,多所杀伤,道路为之梗。大兵之初至也,未习水战;易使部卒狎于水者,杂入农民散处湖畔,大兵将济,取民舟索人操之。前散处者咸集,乃棹至中流凿沉之,波溺无算。是时部郎王期升、吴景亶等起兵西山,克长兴;然兵不及易强,多弃之归易。唐王闻之,授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江南诸军。兵部侍郎杨文骢奏易斩获多,进为兵部尚书,封忠义伯。鲁监国亦授易兵部侍郎、长兴伯。
八月,总兵吴胜兆以舟师至,既败葛麟、卢象观等军,引兵追易。二十四日,出战塘口,夺胜兆舟二十。次晨大雨,不设备,为胜兆所袭,大败。易孑身走;父承绪、妻沈及女皆投水死,一军尽歼。华京先驱妻子入水,格杀数人;卒与大兵搏战,相持不释,同溺死。自炳及弟自駉、吴旦、赵汝珪等,皆战死。自炳,字君晦;自駉,字君牧;旦,字尔赤;汝珪,字子玉;京,字北舆:皆诸生中之有志行,知名于时者也。兆奎兵败将走,虑易妻女迁延或被辱;视其赴水然后行,遂为追者所获。械至江宁,见总督洪承畴,大言曰:“崇祯时有一洪承畴督师败绩,身死封疆;先帝亲祭十三坛,为文哭。今而又一洪承畴,为一人耶、两人耶?”承畴曰:“咄!尔无问一人、两人也,尔自为一人事可耳”。驱出斩之。
时义旗四列,多肆劫掠;惟世钥毁其家以充饷,敕勒部下妄掠一钱者罪必死,故其军独摄静。兵败,为僧去。明年春,吴江人周瑞字曼青,复聚众长白荡。官兵讨之败,八百人皆死;军声遂振,迎易入其营。已而入孙璋家饮。侦者知之,猝引大兵至,易与瑞并获,杀于杭州草桥门;璋父子亦死。
易部将茹略文字振先,余姚人。骁勇善战,少从军长兴,为千人长。浙西既降,略文携壮士千余人入太湖;从徐云龙破长兴,屡战有功。云龙死,乃归易;易优礼之,奏授总兵。每持长矛突阵;八月之败,略文手斫数十人,身被十余枪,血尽而仆。兵犹疑其佯死,连刃之。兵去,稍苏,捧其头以走;至浔溪,休于野庙。庙祝见而识之,曰:“子非茹某耶?”持之泣。傅以良药,百日愈。间行至长兴,访母及妻子,无一存矣。丙戌正月,又从军于麻湖,与大兵战,所杀过当;援绝乃亡。其将周志韬冲围出,收余众自保;鲁王遥授为参将。明年夏,兵败,赴水死。
《勘本》曰:读《明史稿》,于沉氏之序作自駉、自炳,皆诸生;当讹。而偕事者,有吴福之之名,其行实又略不载。以《佚史》总兵李某传较之,决非也;当从温氏所言为准。今《勘本》以福之事移纂吴稚山宗伯传后,庶几无间体裁。
太湖间与易同起兵而别分一路者,有总兵官李某(失其名与居);诸生任源邃、吴福之、徐安远等皆附焉。源邃深沉有大略,见所在起兵,往来游说,求可与成事者,皆不当意;喟然曰:“天下事,遂无可为乎?我视诸军皆儿戏耳!”及福之起兵,约源邃同就李氏,始合军,屡与大兵战。越三月,兵溃,总兵官李自刎死。源邃被执至溧阳,当事命之跪;曰:“若非明臣耶?见我不愧死,而尚欲屈我乎!”当事言:“子尚年少,盍姑待之!”源邃曰:“汝惟有待,故至此;我何待,速死耳!”福之,闽中礼部尚书钟峦子;自书绝命词于衣衿间,投湖死。安远字世珍,武进人。被擒,说之降;不屈,乃见杀。妻杨水、妾惠香,皆死之。
5、关于吴昜的几点考证
——读《吴江吴氏族谱》有感
文/吴国良
吴昜,字日生,号惕斋,又号惕庵,吴江县松陵镇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南明著名抗清将领,晋授兵部尚书,封为长兴伯。其生平事迹,见于多种著述,《明史》有传,但记载有详略,年月有先后,是非有异同,毁誉有彼此。笔者近年翻阅清吴安国纂修《吴江吴氏族谱》(清乾隆四十一年刻本),其卷十五有吴承绪、吴昜父子世系小传(见附图),字数不多,却给今人传递了重要的历史信息,为考证吴昜行事提供了新的史料。
其一,吴日生之名是“易”还是“昜”,自清初至今,各书记载不一,有作吴易,有作吴昜,或两说并存。由此,考据文章概不少见,其中乡先贤柳亚子先生所撰文言文《吴易传》和语体文《明季吴江民族英雄吴日生传》(柳亚子:《南明史纲·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以及今人张明观先生《“吴易”还是“吴昜”》一文(张明观:《柳亚子史料札记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5月)最为详尽。柳文以明崇祯九年吴日生自刻制举文署名“吴易惕庵著”、明叶绍袁《甲行日注》“丙戌六月十七日壬辰”条记载、清叶廷琯所云“日月为易”等为据,得出结论:“这样,他的名字问题,可以解决,就是吴易而并非吴昜。”张文则列举了柳亚子及其他学者各自说法,并以上海图书馆藏明代尺牍中见有吴日生亲笔信札为据,提出个人看法:“清清楚楚,信末亲笔落款‘通家小弟吴昜顿首’,‘吴昜’之说,至此能否定论?”如今,笔者所见《吴江吴氏族谱》世系小传,明明白白刻印着“吴昜”两字。名讳入谱,兹事体大,是否亦可作为吴日生名“昜”而非名“易”的又一佐证?
其二,清顺治二年乙酉(1645)农历(下同)八月,吴江抗清义师“白头军”为清提督吴胜兆统兵征剿所袭,在长白荡溃败。吴昜孑自走,其父承绪、妻沈氏及女皆投水死。孙兆奎父亲死于乱军之中,妻、女沉水死,自己自溺未绝,为清兵所执,后殉难于南京。沈自炳、沈自 等将领大多力战而死。长白荡一役十分惨烈,后人记载较详,但具体日期却又不尽相同。如明叶绍袁《甲行日注》记八月二十一日,明遗民、吴江陆港人施世杰所撰《孙烈士传》云“八月二十二日事也”,清乾隆《震泽县志》卷十八“孙兆奎传”载八月二十四日,清温睿临《南疆逸史》作八月二十五日,以至后来柳亚子在《明季吴江民族英雄吴日生传》中,对此也只能表示:“不知到底谁为正确了?”现据《吴江吴氏族谱》吴承绪小传记载:“……生万历癸酉年十月九日,……乙酉年八月二十一日殉难溺水卒,享年七十有三”,比照前述吴承绪之死节,白头军长白荡溃败的具体日期,应是八月二十一日。
其三,关于吴昜的生卒年。先说卒年,各书记载众口一词,即清顺治三年丙戌(1646)被杀于杭州草桥门,但具体被执和见杀日期则有多说:一是八月(或曰“其秋”),吴昜至嘉善,与职方倪抚合营,会饮于孙璋家,被执,后戮于杭州。见《明史》、清陈寿熊《吴节愍公家传》、清乾隆《吴江县志》等。二是六月初九日,吴昜、倪抚等在嘉善孙璋家被抓,八月就难于杭州,见《武塘野史》。清徐鼒《小腆纪传》亦作六月吴昜被执,至杭州不屈死之。三是明叶绍袁《甲行日注》丙戌六月十七日记有:“山中遥传日生凶问,初未敢信,珵云‘营中人言’,确矣”。四是陈去病《长兴伯吴易传》,证之《小腆纪传》和《甲行日注》,认为“公之被获,当在六月无疑矣”,后“以某月某日殉节于杭州之草桥门”。五是柳亚子根据《武塘野史》和《甲行日注》所载,认为日生殉难日期“一定在一六四六年阴历六月九日之后,十七日之前,但不能断定是哪一天了”。六是近年新编吴江县志、镇志,作六月十五日被杀。吴昜的生年,以往的书刊文章未见确切记载,但有其享年,多作“年三十有五”。后来的辞书(如《辞海》《明清江苏文人年表》等),以及今人著述,记吴昜生卒年为公元1612年至公元1646年,恐是以其卒年及享年三十五岁而推算出来的。
今见《吴江吴氏族谱》吴昜小传记载:“……生万历庚戌年二月十七日,……顺治丙戌年九月十四日殉节于武林西泠桥,时年三十七岁”,则是新见史料,十分难得。其生年与享年与原先所知均差二年。据此,吴昜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二月十七日(1610年3月11日),卒于清顺治三年丙戌九月十四日(1646年10月22日),年三十七岁。《吴江吴氏族谱》卷六还转载了清乾隆《吴江县志》卷三十一“吴昜传”,两相对照,有多处文字改动。其中原文“戮于杭之草桥门”前,增添了“九月十四日”数字,原文“时年三十五”,则改为“时年三十有七”,显然是特意更正。因此,笔者以为,当可徵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