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那篇“裁员!裁员!创业者们的2016“寒冬大逃杀””席卷互联网的时候,有媒体称,百度搜索“裁员”相关新闻是283000条,在我写这篇文时,顺手搜了一下,这个数字已经翻到487000条。传说中的裁员潮,已经以不容置疑的姿势,滚滚而来。
明天周一,公司高层也差不多该结束休假,回来上班了,那么,传了很久的裁员,也到了该启动的时间。
裁员这件事,已经喊了很久。其实,春节前就已经开始了,审计财务HR都已经提前开始准备,人员名单估计早已经列好,万事俱备,只等东风。
公司虽然准备的很低调,但风声四起,员工集体陷入了恐慌中,以致近几个月,我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做思想工作。虽然尽力安抚,焦虑的情绪,还是如病毒四处蔓延着。
这种心情十分理解,尽管裁员时,公司都是按照正规程序操作,据说补偿条件还不错。可是谁又愿意正常的职场节奏被突然中断。即使跳槽,也希望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如今的就业环境,找工作的难度比以往大了许多。单从猎头的活跃度就能看得出来。行业内的几大公司,已经好久不发招聘广告。
即使能顺利找到新工作,做生终不如做熟,原有的累积全部清零,人脉、对公司了解、市场的开拓,都需要重新开始。
跳槽穷半年,说的非常实际,换工作就是需要付出时间和金钱的代价的。
叫人焉的不恐慌。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许多新行业,也让大部分传统行业提早进入衰退期。越是职场老员工,这种焦虑就越明显。多年的工作经验失去了竞争力。而面对新型行业,又明显的缺乏适应力。说什么经验阅历,那是任谁工作几年都能够获得的,更何况,知识爆炸的年代,一年可获取的成长速度,抵过去五年。
再有,安逸催生懒惰,很多人怕是多年没有再学习过。综合能力的提升速度,远远赶不上年龄的增长。这样站在人才竞争的市场上,拿什么跟如今生龙活虎、手握多种技能证书的新生代相比。
说到底,恐慌的根源是对自己谋生能力的怀疑。
可是怕归怕,裁员还是如约而至,悬在头顶的那把刀,一定会砍下来。怕是没有用的。如其天天担惊受怕,不如来想一下,面对裁员,我们能干些什么:
1、首先要强大你的内心
有个同事,连续两份工作都赶上裁员。虽然每次找工作也十分顺利,但是裁员这件事给他很大心理阴影,工作中的安全感缺失了,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让容易恐慌,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是运气。
裁员对于一些人,裁掉的是自信。
其实,很多裁员,都是因公司合并,或战略整合,这种事情赶上就赶上了,跟自身一点关系都没有,实在没必要担心抱怨。
最怕的是把裁员原因想的太悲观,后果设想的太严重,陷入无法自拔的忧虑中,惶惶不可终日,正常的工作生活都被打乱了。
其实,裁员是很好的机会,迫使人去对职业生涯重新思考,跳离舒适区,激发新活力。重要的是要用积极的态度看问题,不要自己给自己设障碍,裁员后的过渡,首先是从强大自己的内心开始。
人总是要遇到些挫折和打击,才会成长起来的。
2、对所处行业/领域进行深度思考。
假如整个行业都在裁员,那就需要考虑下,这个行业是否出现了问题。如果是日趋衰退的行业,裁员其实是个摆脱的机会。
稳定的工作如温水煮青蛙,很容易一直蹉跎下去,直到无力跳出。而裁员就是一注滚水,逼得人不得不行动。
选择行业,当然是自己最熟悉的最好,可是如果真是夕阳产业,及早抽身才是上上策。行业未必都在消失,但都在无一例外的进行转型。每一个裁员留下的人,都像经过一场劫难一样,心里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和余辜。只是这一口气还没有喘完,马上就要面对公司裁员后的重组和变革,用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转变中的行业,这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
3、是时候梳理下你的核心技能了。
每个人的能力都有很多面,单单一个销售,需要的就是沟通能力、谈判能力、数字分析能力等等。可是究竟哪种才是你的核心能力?即使同样优秀的销售,获胜点也不尽相同。
以往我们信奉的是取长补短,全面发展,可现在,讲究的是扬长避短,在擅长的领域里长袖善舞。即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找到你最擅长的,并发挥到极致。行业在细分,需要精耕细作,鼓励的是匠人精神,通才固然好,只是已经缺少市场了。
你当然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喜欢的和擅长的未必一致。我的观点还是,先谋生再谋爱。
即使要创业,在你擅长的领域里,才最能找到机会点,并有能力付诸行动。
找到需求,并满足它,这不是一个最简单的创业原理么。灵光一闪可以发现机会点,但若能力不足,如何靠灵光一闪来解决?
4、长远计议你的职业人生
有意思的是,公司的裁员和招聘同时进行,我一边跟离职员工谈话,一边还要撒网招人。
其中的规律是,核心城市、重要部门永远会保留并扩展。三四线城市、盈利差的部门会冲在裁员第一线。
特别是在城市差异上,通常是裁员的首选。
这样的城市,本来大型公司就少,在需要裁撤时,也是最容易挨刀的,成本低嘛。选择面窄,裁员后的再就业,相对难度更大。
这时的职业规划,假如不能考虑跨城市的调动,可能更要尽早考虑创业这条路。创业固然辛苦,可是打工这条路,究竟能走多远,即使在一二线城市,也不过是能多延长十来年罢了。这个职场天花板,迟早都会顶上。
如果将来势必都要创业,那么现在工作的技能和经验,对以后创业,是否用的上?这一点,将会成为目前工作的指导线。
裁员是职场必经的阵痛,阵痛过后就会迎来新的生机,常言:树挪死,人挪活。裁员是危机也是生机,不得不变的时候,就该当机立断。
怕的是该断不断,反为其乱啊。
愿职场同僚,在裁员潮中,莫翻船。
网友评论
该来的,先接受,再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