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老师的故事(四)

王老师的故事(四)

作者: 痴情老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1-03 11:57 被阅读0次

编者按:

王老师退休之后写了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饶有趣味,可读性强,尤其故事下面的后记或点评,可谓画龙点睛,既揭示了所述故事的主题,又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经独家授权,即日起推出《王老师的故事》专栏,以飨读者。

                           

王老师的故事(四)

文/王静江

 双塔对

  

  明朝,江山县石门乡有人在京里做大官,就是有名的毛尚书。毛尚书跟同僚讲,江山人杰地灵,文化浓厚,江山人却大多不愿出

来做官。                                                                                   

  有一次一位同僚出差去福建,从北京沿大运河坐船到杭州,再沿钱江往上到最后一个码头清湖时,船家告诉他,这里是江山县的地界,从这里走旱路(坐轿)去福建(林则徐日记里有此记载)。

  于是他想起这是毛尚书的家乡。这样在福建返回时,他特地到江山县城拜访了县老爷。                                                             

   因为从没有京官到过江山,江山的县官受宠若惊,盛情接待,请了若干江山文人士绅作陪。饭后送至码头上船。                         

      码头就是双塔底(地名)上边的青龙坝底,上船时,只见山青水秀,水中双塔倒影。那大官说:“听说江山人文化很好,我们以文会友,不妨我出个对子,大家玩玩。”。                                       

他指着峙立两岸的双塔出题:“秀塔尖尖两座七级六角”。

   该对中有三个数字,一时竞无人对答。要开船了,大官说:“各位,怎么样?”                                                                                大家只好摇摇手。                                                           

   那大官到京后见到毛尚书,就讲了这回事,说江山人也不怎么样。                                                                                         

  毛尚书说:“不会吧,江山人就没有什么表示?”                     

  同僚说:“大家只是摇摇手呢!”                                             

  毛尚书大笑道:“那不是回答了,只是你没有理解罢了。”         

  同僚说:“怎么讲?”                                                           

  毛尚书说:“玉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                                       

  (2006)                             

 

图中的照片就是从青龙坝底码头看到的双塔。

后记:

    石门毛氏也是很有故事的。

  1990年,江山文化舘有个叫毛永国的人,听说有江山广渡村毛氏后裔要将五十多本毛氏族谱以三千元卖给兰溪人,他就找副市长何蔚萍,设法批到三千元,将族谱放在江山文化舘。并潜心研究了若干年。(毛永国先生已于几年前八十多岁高龄逝世)最后得出研究成果是:

  1、毛氏祖先毛宝,东晋时到衢州,毛宝的第五代定居江山石门乡清漾村,而清漾几乎成了全国毛姓的祖居地。

  2、光清漾的毛氏,历史上就出过8位尚书、82位进士,且个个是清廉之士。而离清漾仅20公里的广渡毛氏也是从清漾分出来的,历史上出过一家“六子七进士”(五个儿子二个女婿谓之六子)。

  3、毛泽东的祖居地也是清漾,他的祖先从清漾迁江西吉水,再从吉水迁湖南韶山。

  当此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后,一时轰动,全国成立了毛氏联谊会,推举毛泽东之孙毛新宇为名誉会长,在江山开了好几次年会。而清漾则被开发成文化旅游点。

  还有些趣事:

  蒋介石的原配毛福梅,即蒋经国之母,祖上也是从清漾迁奉化,经查辈份竟与毛泽东同辈,蒋介石与毛泽东属姐夫与小舅子的关系。

  江山毛氏的名人,近代知名度较高的有“三毛一戴”中的三毛:国民党上将毛人凤、中将毛万里、中将毛森。

  还有一文化名人叫毛子水,直接就是从清漾出来的近代国学大师,早年就读柏林大学物理系,是爱因斯坦的学生,只是没有从事科学研究,先是任北京图书舘舘长,后去台湾为台湾大学校长,被蒋经国尊为老师。

  毛子水的儿子叫毛仲谬,和我同为江山中学教师,而年龄则是我父辈。九十年代初,毛仲谬老师过世时,他父亲还健在,活了九十多。现在江山须江公园门口做了一个毛子水的塑像。

  同做的塑像还有个女的,叫毛彦文,是江山第一个北大女生,她是我同事教研室主任杨明位的亲阿姨。毛彦文出名还因为她是民国初国家总理熊希龄的如夫人,近年播的电视剧《打狗棒》中就有熊希龄出现。

                (写于2013年)

相关文章

  • 王老师的故事(四)

    编者按: 王老师退休之后写了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饶有趣味,可读性强,尤其故事下面的后记或点评,可谓画龙点睛,既揭示...

  • 王老师(四)

    提着一袋荔枝徒步走上七楼(顶楼。被我称为所谓的“阁楼”,只因一户二分。这分出来的一户又被分割为两个小房间,极是逼仄...

  • 2019-06-18

    下午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还是五个故事,蜘蛛开店、小毛虫、青蛙卖泥塘、……。 ...

  • 王老师的故事(十六)

    编者按: 作者是我的大学同学,退休后写了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饶有趣味,可读性强,尤其每篇文后的后记或点评,可谓画龙...

  • 王老师的故事(十)

    编者按: 王老师退休之后写了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饶有趣味,可读性强,尤其故事下面的后记或点评,可谓画龙点睛,既揭...

  • 王老师的故事(十一)

    编者按: 作者是我的大学同学,退休后写了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饶有趣味,可读性强,尤其每篇文后的后记或点评,可谓画龙...

  • 王老师的故事(六)

    编者按: 作者是我的大学同学,退休之后写了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饶有趣味,可读性强,尤其故事下面的后记或点评,可谓画...

  • 王老师的故事(八)

    编者按: 作者是我的大学同学,退休之后写了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饶有趣味,可读性强,尤其故事下面的后记或点评,可谓画...

  • 王老师的故事(九)

    编者按: 作者是我的大学同学,退休之后写了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饶有趣味,可读性强,尤其故事下面的后记或点评,可谓画...

  • 王老师的故事(一)

    编者按: 作者是我大学同学,退休之后写了一系列故事,这些故事饶有趣味,可读性强,尤其故事下面的后记或点评,可谓画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老师的故事(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xu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