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643405/0fefd401369e5b43.jpeg)
人生是永不停息的博弈过程,博弈意味着通过选择合适策略达到合意结果。作为博弈者,最佳策略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游戏规则;作为社会的最佳策略,是通过规则引导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 —— 冯·诺依曼
我们来这世上走一遭,生不可选择,死不需选择,而生死之间皆是选择。
所谓生活,每个瞬间都充满了选择。此时此刻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正是我们过去做过的无数个选择的结果。无限的过去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将来以现在为起点。
胡适先生谈及保险时曾经这样说过:“保险的意义,只是今日作明日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幼小时作儿女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豁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能算作是现代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43405/88b0f1b5696468a6.jpg)
俗话说,“千金难买早知道,万金难买后悔药”,对不起,不范这里没“后悔药”,表伤心,不范这里有“早知道”。
“保险是不是刚需?”,不范觉得是个伪命题,因为它从来就不是一个客观判断,而是一个主观认知。你认为它是刚需它就是,反之亦然。
是的,保险似乎已经被“玩坏了”,它常常被冠以“爱”的名义,在每一次“天灾人祸”来临时有意被提及、刻意被强化,借此一遍遍激发人们内心的恐惧从而促单成交,最后还被美其名曰是“履行爱与责任的表现”,是不是你也觉得这里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对头,尽是情绪化、功利心的营销技巧,独缺客观性、同理心的专业解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43405/5fa8d91a0c80fd65.jpg)
不范也特别鄙视借助各种不幸对保险所作的宣传,不吹不黑,实话实说,保险真的不是万能的,因为再多的保险也换不回“至暗时刻”前的生活,更换不回“独一无二”的生命。每一个蓬勃向上的生命,每一个幸福有爱的家庭,都是无价的“美好”——再多的“理赔金”也买不到的。“有价”的保险相比这些“无价”的美好,不能不说显得太过单薄与不值言说。
诚然,保险没有消除“不幸”的“魔力”,但保险可以减少“不幸”的冲击。就好比,包里装把伞,不能保证天不下雨,但可以保证你不至于淋成落汤鸡。
不范认为,能用保险解决的问题,不要去考验人性。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给家人添负担。自己可以提前筹划的事情,就不要等到大事不好,去寄希望于各种“筹”、亲友借,试问,本来用钱可以买来的“尊严”,为何非要拿“尊严”去换钱?!说句不友好的话,既然有种拒绝保险,为何没胆承担风险?!当然,光有胆有用吗?胆能值几个钱?话糙理不糙,值得深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43405/e590842cb04bb59b.jpg)
不要误解,不范不是要劝你买保险,洋洋洒洒一篇长文,仅仅是尽其所能地试着帮你建立起对保险的“元认知”,进而能在正确的认知下做考量和抉择,需不需要只是结果,过程理性才是根本!不范还是那句话,“结论”是什么不重要,如何得出“你的结论”才重要。
所以说,“买”抑或“不买”,不范都希望是基于你自己认真分析、科学研判的结果,即——“不买”,不是因为那些连自己都无投保经历,却动辄就说保险“骗人”、“无用”的键盘侠们“好言相劝”;“买”,亦不是因为那些总是巧妙借势“普及”保险,将保险吹得近乎“无所不能”的营销员们“打通观念”!信息时代,怕的不是“信息不对称”,怕就怕“认知不对称”!
综上所述,保险,其实它体现的是“不囿于眼前、放眼于长远”的认知维度,代表着“积极面对、防范未然”的生活态度,当然,它最根本的属性是完美诠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互助机制的风险管理工具。
那保险到底是不是“刚需”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范给不了你答案,但不范已经给你提供了视角和路径,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动动手、动动脑,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