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译意: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因此,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所以要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保持前者(自知、自爱)。
《荀子》亦有同样自知自爱的言论,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荀子的这段话也可看做有关自知自爱的三重境界了。
第一境界就是子路所言,“智者要能够使别人了解自己,仁者要能够使别人爱自己。”子贡回道,“智者知道别人,仁者爱护别人。”此第二境。唯有颜渊言说,“智者做到自知,仁者做到自爱。”颜渊的答复才是一个贤明的君子所为,此为第三境。
一个人要有知人之明,更要充分了解自己,也要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如果连自己都不了解的话,怎么遑论了解其它?有了正确认知的能力,才能避免那种因高人一等的自我优越感或者因此而忘乎所以带来的人际关系的紧张感。
人与人是平等的,没必要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尤其是职场中,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如此方能取长补短,发挥出团队的力量来。
一个人也要有自爱的能力,自爱然后才能爱人。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只有承认接纳自己,才算拥有自己。对自己有了切身的体会,才会理解他人更能体谅他人,也愿意成全他人,协助他人成为他自己。
在职场上也才能体恤下属,创造一个和谐有爱的氛围。靠施压和谎言终究也不会长久,与人为善方能相互依存,长期合作下去。
而在家庭中亦是如此,很多父母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能成长为自己期待的模样。由此造成了多少抗争与痛苦。
如果父母都能从认识自己、爱自己开始,明白只有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儿女是单独的个体,也有他们各自独立的意识形态;同时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允许子女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存活,允许她们有自己的不完美,这样也许就能减少这种预期与现实的差距,融洽双方的关系,而不至于总是听到或看到两代间的争吵挣扎与苦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