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洋女婿隔离事件”,想必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事件的起因很简单,按规定这位“洋女婿”回来后应该进行集中隔离,但他本人却不愿意去。几番交涉后,从社区工作人员的脑海中突然呈现出这样一个想法。既然他想居家隔离,那可以让他的妻儿和岳母先搬到别处,这样不就满足居家隔离的条件了吗?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社区也认为自己解决了一个棘手的“国际难题”。因此,当地某晚报将此事当“新闻”报道出来,大有为社区击节赞赏公然邀功之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1696146/f835a8790bc162de.jpeg)
然而,意外的是此事一经报道,不仅没有引来网友的表扬和赞赏,反而让网友们大为愤怒。不少网友认为,这不仅不是“两全其美”的妙招,简直就是把这位“洋女婿”进行了区别对待,大有独自享受“特权”的味道。确实如此,这位洋女婿既不是未成年,又不是手脚不方便的残疾人士,为什么他却可以享受这种“特殊待遇”?甚至,有网友认为,这件事简直是对国人的一种侮辱,深深伤害了我们的真心和感情,为什么“洋女婿”可以让工作人员“青眼相加”,区别对待。就连环球日报的总编辑胡锡进,也忍不住对此事评论道:这件事,我给他们打零分。
“人言汹汹”,面对种种舆论压力,当地街道办事处终于做出了回应,他们声称这种处理措施是符合相关规定的,之所以会引起网友的愤怒和误解,可能是因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遗漏了一些细节。然而对于这样一个解释,也没能起到“解惑释疑”的目的。有媒体发表评论称,既然符合相关规定,那么就应该把这项规定公布出来,并向所有应该集中隔离的市民开放,只要满足这个条件,都可以在家隔离。如果不这样做,这不就是明显的“双标”做法呢?
另外,从媒体最初报道中我们知道,当事人的妻子和岳母本意是希望他能集中隔离的,毕竟家里还有两个月大的孩子。然而,这位“洋女婿”却无论如何都不同意。试问,在这样一种特殊情况下,当地社区工作人员不仅没有采取强制措施,反而是出主意让他的妻儿和岳母搬离。说实话,我们真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好值得赞扬的东西,还要报道出来意图炫耀和邀功。就像居委会辩解的那样,这符合规定。可是小编想说,虽然它符合规定,但却不符合人情,更不符合老百姓心里的“公理”。
小编曾看到不少网友这样留言评论:虽说它符合规定,但说白了居委会工作人员还是有“洋人高人一等”,应该特别对待的想法。如果把这位“洋女婿”换成中国“女婿”,居委会工作人员还会这样特别优待他吗?正如胡锡进所说的那样,“外防输入,必须要一视同仁”。怎么可以区别对待?大家还记得“跑步女”梁某妍吗?只因她态度嚣张,不听工作人员劝阻,网友们就大力声讨她,批评她,当地公安部门也严厉处罚了她。没想到上海某些基层工作人员,却没有领会其中的意思,反而对这位“洋女婿”优待有加。
什么才是真正的“一视同仁”?小编想,这应该值得某些基层工作人员认真思考的问题。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做人做事要符合情合理才行,不然只合规定,不合人心,怎么可以让人心服口服?大家说对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