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嘉琪
经典诵读一直是学校的常规项目,而我对这个诵读没有太多的感冒。
让孩子背诵两首古诗,需要两周的时间准备,其实在比赛当周每天早上背诵两遍孩子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身不争不抢,对于名次也没有太多的期待,孩子尽力就好,比上一次进步就行。成绩奖状只是虚设,让孩子在欢乐中学习与成长。
经典诵读已经进行了8次,不同的曲目,相同的学生。相同的结果,虽然不知道排名第几,但是总归不是第一,因为只发第一名的奖状,而我们也没有拿过一次奖状。
所以,就不再有任何期待,记录孩子的点滴成长即可。
因为我真的很“不”努力,经典诵读不能弄过于花哨的内容,因为自己一旦起头,会遭到其他老师的“群攻”,久而久之,自己的花样儿也变成大众,需要不断的去更新,但是,本身经典诵读就是让孩子去朗读古诗,过于花哨的内容会失去经典的本真;而我又没有很高的方法让孩子去朗读,最不到做好的内容。
虽然一直在强调重音,强调不拖腔,强调声音不要太小,但是这个每个班的共性,所以也没有新意而言了。
对比我们八次的诵读,我觉得我们在直线上升。
前两次诵读:
前两次诵读的时候,我对照朗读视频,寻找朗读的重音以及朗读的腔调,在课上着重讲解这些内容。但是,我却发现孩子们运用的并不是太好,重音虽然能上去但是拖腔十分严重。
在这两次我觉得我们班的成绩不是太好,因为我可以明显听出来我们班与其他班的差距,更何况是其他老师呢?
三四次诵读:
在三四次朗读的时候,我没有重点指导重音以及拖腔,但是我们的重音已经出来效果了。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进步。
五六次诵读:
在我为我们重音出来明显的效果时,拖腔已经有明显进步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搭档告诉我,我们班还是不行,因为2班的声音明显干净利落,非常的清脆。
仔细一听,果然是这样,经典诵读也要看干净利索的声音。
七八次诵读:
在注重重音,注重不拖腔,注意结尾干净利落之后,发现原来经典诵读也可以这样的好听,非常干净利索的声音。
果然,好听!
教室内诵读:
由于天气,我们两次没有在室外进行朗读。恰恰是这两次,让我对朗读又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次,在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时,老师们一拥而来,弄得我们措手不及,只能快速收拾好书本,摆齐桌子,进行朗读。自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失误的诵读:
第二次教室诵读,是我们出现失望的一次,朗读《草》和《静夜思》,两者竟然背串了,很是尴尬。也不能继续错误下去。
我立马叫停,孩子们很给力,我一做手势,孩子们干净利索的停止,没有任何拖腔。
我们立马改正,孩子们没有任何的杂音结束。
在这一次孩子们全体起立,站的直直的,桌子齐刷刷的,没有任何的乱动,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极大的进步。
这么多次的朗读,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了,从零到八,我们走的道路很艰难,但是也特别用心,我不和别人比较,只和自己相对比,孩子们的进步我都放在眼中。
一起期待我们更多的进步。
加油吧,我们的经典诵读!加油吧,我的一一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