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方面来看,任何时候的和平并不是依靠中立可以实现的,只有自己具有别人不敢招惹的实力,才有可能不成为欺负的对象。似齐国这样在乱世之中得以安享太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秦国的对外政策,另外,其他诸侯国因为忙于应付秦国的侵略,没有多余的精力对付齐国。
另一个层面上来说,以当时的局势来看,其他诸侯国处于战火纷纷之中,即使齐国没有参与其中,也应该保持一种警惕,最起码的防患于未然还是要做到的。可是,看一下齐国内部的政治格局,以后胜为相的亲秦派,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秦国的卑劣手段,仍然沉浸处在享受一片歌舞升平祥和的状态。
某个角度来说,世上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在秩序混乱的时期,更多的是一些似丛林法则中的弱肉强食。在这样的状态中,那些弱势群体任何一个小的纰漏,都有可能会成强者口中的食物。
但凡有过上学经历的人,都会有一些这样的经历,在一个班级里,总是会有那么几个捣蛋鬼,这些捣蛋鬼还喜欢凑到一起欺负其他的同学。每当这些捣蛋鬼欺负其他学生的时候,会有一些保持中立的学生,当他们中间有人被欺负的时候,同样的,也是会成为抛弃的对象。
怎么样才不会被那些喜欢欺负人的捣蛋鬼欺负?首先是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这些学生是班级中成绩的保证,也是老师重点关注的好象。某些方面来说,不管有什么事情,作为权威的老师总是会出于保护的目的偏袒那些各项成绩拔尖的好学生,捣蛋鬼是不愿意触这样的霉头。其次是身强力壮的学生,由此可以看到,即使是那些中立者,如果缺乏与那些捣蛋鬼对抗的实力,是很难不会成为欺负的对象。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齐国的处境已经是相当的危险,可是以当时太子建所处的状态,是很难看到自己所处在危险之中。心理学中有一个火鸡效应,那些被伺养的火鸡,整天过的是岁月静好的日子。殊不知,每一年的圣诞节都是它们上餐桌的时候。
彼时的齐国就像那些火鸡一样。一个身怀其璧的人,怀中之璧怎么可能不会被那些强盗觊觎。此时的齐国面对秦国这个强大的对手而不自知,等到双方真的发生磨擦的时候,对于还处于幻想之中的齐国,应该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灾难。
某种程度上来说,中立不等于和平,想要获得和平,首先得自强,自强才有不息的可能性。其次得有识大局的智慧,只看到那些眼前的利益,很有可能会丢了西瓜捡了芝麻,那些贪小便宜的心理要不得,任何时候的小恩小惠的背后,都可能会有一个看不见的陷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