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有个时髦的词叫“觉醒”,我曾跟一个朋友探讨过这个话题,她讲,觉醒就是照亮灵魂回家道路的灯,回家,回到源头,其实就是回到自己本来的样子。
谈论这些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个人,从她身上,我看到了觉醒的力量。
那日,一位年轻的妈妈来咨询,她的孩子即将满三岁,想要把孩子送幼儿园,但是,自从她的龙凤胎出世之后,老大就成了黏皮糖,成天缠着妈妈,甚至还要坐婴儿车,睡婴儿床,用弟弟妹妹的奶瓶喝奶。这些现象让她头疼不已,想送孩子上幼儿园,又担心老大的状态会愈演愈烈。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生育二胎的家庭非常常见。原本属于老大一个人的关注和爱现在要被他人分享,人的本能是恐慌焦虑没有安全感的。这种本能是生命延续的动能,如同《动物世界》里,幼年时期的小兽,如果不能紧紧跟随母兽,时刻被母兽的关注,那么是会随时都有生命威胁的。这些早已印刻在每个人的基因里,所以面对老大的焦虑不安,给足关注,给足安全感,让她安心,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姐姐,妈妈很爱你,弟弟妹妹们也是来爱你的人。只要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爱,被重视和关注,很快这些现象都是会好的。
听我说完,妈妈安心了许多,但是眉宇之间依然惆怅郁结,看来还有别的话语没有说出来。很多时候,表面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隐藏在那些没有说出来的话里的,才是问题的核心。
这位妈妈一看就是那种受过高等教育,谈吐得体的知性美女,言语温柔清雅,除了那些郁结和惆怅,大体还是非常棒的。于是我干脆直接将话题引到她身上,看看有什么新发现。“看得出来你受过高等教育,说话温柔得体,给人感觉很舒服,素质很高,只是你看起来怎么这么犹豫,是你还有什么担忧吗?”
这位妈妈很意外,大约话语正好点对了位置,她开始慢慢讲起来。
原来,她是学金融的,在英国留学期间认识了老公,老公是学长,先毕业并创业,她在读硕士期间怀孕,刚毕业就生了孩子,老大还没长大,一年多后又怀了龙凤胎。几年的功夫,有了三个孩子,生活还没尝到滋味,就已经体会到了一地鸡毛。
老公还是很爱她的,工作很棒,薪酬很高,也让她安心在家,他们都觉得孩子最初的那几年,需要高质量的陪伴。刚开始,她只有老大,家里请了一个阿姨,带着老大,还算不错。可是随着龙凤胎的出生,经历过最初的喜悦后,生活开始变形走样。
先是一个阿姨带不了三个孩子,于是又请了两个阿姨,还再加一个做饭的阿姨。刚开始,四个阿姨还能听她的,渐渐的,四个阿姨抱成一团,她说什么不再管用,甚至她说一个阿姨,其余的阿姨还会来帮腔,她在家成了一对四。
她把这些讲给老公听,老公开始很支持她,开掉了一个最闹腾的,换了新人,可很快新的老的又抱成团,而且那几个老的阿姨比以前更甚,还让你言语上没法挑出毛病来。跟老公说多了,老公一个忙一个累,压力也大,竟然跟她还发生矛盾,指责她怎么连这些事都搞不定……她自己最后总结:“我有时候会想,我读了二十多年的书,难道就是为了跟这几个阿姨较劲吗?”
看着她憔悴委顿的样子,若不是她说出来,谁又能体会到她的痛苦?真的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我帮她梳理了一下:
1、教育理念的冲突是每个家庭都几乎有的,只是在你家呈现为你跟保姆之间的,并且你还是弱势的那一方,你的教育理念无法在自己孩子身上落实,还被人针对,被老公误解,这些让你憋闷,难过。从好处讲,换在其他家庭,如果矛盾是婆媳甚至夫妻之间的,是不是更难办?发现问题中积极的一面有助于调整自己的心态。
2、发现问题,调整心态只是开始,重要的是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当下的解决方案有三,A,开掉保姆换新,这个方案的代价是可能需要多赔部分工资;可能短期内找不到合适的新保姆来接替;可能找到了保姆,孩子需要重新适应,有可能就此改观,也有可能找的还不如之前。B,开掉保姆,请老人或亲戚帮忙,这个方案是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但沟通成本可能比之前更高;C,找到合适的托育早教机构,三个孩子都可以上学,经过专业训练的老师会比居家保姆能给到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同时也给她腾出精力,真正思考和开始属于自己的人生。当然任何事情风险和机遇并存,需要她自行评估。
看得出她瞬间明白了,当一个人开始直面自己的内心,听到跟内心相符的声音的时候,灵魂是被点亮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一刻,她的眼神明亮,那是灵魂觉醒发出的光。
没过多久,她的三个孩子都得到妥善安置,她保留了最好的一位阿姨,改用了新的钟点工,一切慢慢朝着她期待的样子发展,她也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夫妻携手共同成长,她的生命又开始发光。
痛苦和矛盾往往是唤醒我们内在智慧的机遇和良药。觉醒,就是通往彼岸迷国的方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