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在于能够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质疑。
但是,很多时候,孩子质疑的精神被家长扼杀了。
一天,蕾蕾在预习语文的时候,发现课文中有一个错字,但她不敢肯定,于是,就查了好几遍字典,结果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她就拿着书本问正在看电视的妈妈:
“妈妈,您看,语文书上居然有错别字呢!"
“怎么可能,你们的教科书还有错误?"
“真的,妈妈,您看看嘛!"
“妈妈要看电视呢,你明天去问老师吧,估计老师也会说你错了。"妈妈不耐烦地对蕾蕾说。
蕾蕾一听,有点生气:“妈妈,您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吧,但您现在怎么这样呢?”
看着女儿情绪有点不对了,妈妈拿过书一看,这个字果然是错的。
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只重视孩子学习的结果,只重视孩子记住了多少知识,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对孩子敢于质疑习惯的培养。
他们只希望孩子做个“听话"的学生,遇到孩子的疑问,他们会告诉孩子:
“你把老师教的学好就行了,别管那些,简直耽误学习!"
孩子放学回家的时候,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是:
“老师教的知识都记住了吗?"
“今天考了多少分?"
于是,孩子在父母这些“谆谆教导"下,开始变成一个“听话"的孩子,而孩子质疑问题的积极性也就被打消了。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孩子自主探究的起点,也是孩子自主发展的标志。
了疑问,才会产生自主探究的浓厚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孩子能对教材难以理解的内容提出质疑,或者对某种观点有不同的看法,这说明他们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有了初步的创新意识,产生了创新的冲动。
作为父母,要鼓励孩子敢于质疑,开动大脑,促使孩子主动发展。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方法一: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象力。
孩子的想象力是其学习和创造的动力之源,具备想象力的孩子才敢于质疑,没有想象力的孩子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和活力。作为家长,绝对不能有意无意地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如何保护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呢?这就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孩子充满想象力的答案要给予表扬,遇到问题要鼓励孩子打破常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要用标准答案要求孩子,允许孩子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见解对于孩子的错误要宽容,久而久之,才能培养出孩子善于想象的天性
方法二:培养孩子多动脑的习惯。
思考是提出质疑、发现新问题的前提,许多非常成功的人,善于思考的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现象的质疑,提出了关于重力的理论。爱因斯坦通过对太阳的质疑产生了关于相对论的思想。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最爱问老师“为什么"。
一个只知记忆、不善思考、不敢质疑问题的孩子,不会有创新能力,只能是一个平平庸庸的人。父母要想让你的孩子有所突破的话,就要鼓励孩子多思考。比如,在做数学题的时候,你可以鼓励孩子多找出几种解题的方法;当孩子对某些生活现象产生疑问时,要鼓励孩子多思考。久而久之,孩子爱思考的习惯也就形成了。
方法三: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培养孩子质疑的积极性。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课堂上的问题,如果问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对学习没有任何好处。于是,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他们往往采取的是忽略甚至批评孩子。其实,生活中的问题也是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能增强孩子的求知欲,又能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所以,作为父母,不能怕孩子问来问去,而要鼓励他去发现问题。
孩子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
母一定要消除“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这一观念,要不择时机地启发和培养孩子敢于质疑的精神,鼓励孩子在学习中勇于提出问题,敢于表现自己,敢于独出心裁,敢于挑战权威、挑战传统,努力使孩子养成想质疑、敢质疑、会质疑、乐质疑的良好习惯。
(来源《初中三年全知道》翟鸿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