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们的成长如出一辙___读书,上公开课,总结。
我接触的第一位名师是于红梅老师,她是我们区的教研员。那年,我带五年级,她来学校听课,就听了我的课。听后给我提了好多宝贵意见。这是我走上讲台6年来第一次有老师指点我,而且指导的那么到位。从她的指点中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深刻又清晰的认识。最后,在和她的接触中,才知道她的文学底蕴是那样深厚,她是那样爱钻研,她每学期给自己定一个教学问题并研究解决。从她的说教中,我才懂得怎样钻研教材,怎样备课。于红梅老师经常为了上一节公开课,查的资料做笔记竟然1万多字!她把自己的经验写出来经常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少走弯路。
我接触的第二位名师窦桂梅老师,那是2002年,她来到西安做报告,从报告中我知道了,当时她分在吉林师大附小,可是,由于她分配的迟,没有被安排工作,但是在她的积极争取下,她,带了二年级的语文课。她积极要求进步,但是没有门路,最后发现上评优课是进步最快的方法。可是,她是新人,附小是百年老校,有经验的老师很多,没有人注意到她。于是,她经常邀请校长主任听她的课,领导们发现了她进步很快,几年后,让他参加赛教活动,他执教的是《王二小》一课,他经过千辛万苦的磨课后,《王二小》上的非常成功,窦老师也一炮而红。随后她一发不可收拾,经常上公开课。当然也是经常拿奖。风光背后是她夜以继日的学习,备课,磨课。于是,她对自己的发展做了规划,她要成为名师。当时她孩子还小,她总是哄睡孩子,再继续工作。十年期间,她赛教了多少次,自己都数不过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窦老师成为小语届知名人物。
余映潮老师也是自己训练自己,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自己立刻研究。研究的结果写出来。年年岁岁,日积月累,成为名师。
这些名师,我敬佩他们,也很惭愧。我没有主动的训练自己,更没有静心研究教学。这就是差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