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没在大银幕上看到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了,以致于《造梦之家》登陆院线的时候,我一度被片名误导,望文生义地以为是和《头号玩家》一样的科幻大片(自带高科技元素和炸裂的视听效果),说不定还会扯上和AI有关的话题。毕竟无处不在的AI早已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展示前沿技术的电影更加需要AI来帮助打开市场。
按照我以前的习惯,为了避免先入为主,在看电影之前,尽量保持头脑空白——不看内容介绍,不看影评,甚至有的时候连购票平台上的观众评分也可以忽略。
这段时间随着片源不断增多,院线越发势利起来,观众评分跑偏的概率也在增大(不排除我的个人品味与市场热点有一定偏差)。我最近看的好几部内涵丰富的影片,要么评分不高,要么连评分都没有。
《造梦之家》就属于后者,上映十多天了,购票平台上仍然显示“暂无评分”。斯皮尔伯格应该早有心理准备,“造梦”的电影往往不如“做梦”的电影更迎合大众口味——“造梦”太累,哪有“做梦”轻松有趣。
更何况这部电影采用的是半自传体式的叙事手法,融入了导演本人的亲身经历(我在看电影时就猜到剧情并非虚构,许多生活细节真不像编出来的),和其他耍帅炫酷的好莱坞大片相比,确实“逊色”不少,被市场冷落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就像我们不一定喜欢听长辈唠叨过去的陈年旧事一样,人物传记类影片往往节奏偏慢,风格朴素,不如快节奏的类型片爽感强烈。
再加上斯导拍这部电影的初衷就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童年和初心,并没有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去刻意追逐潮流新奇的表现手法。
整个影片从场景展现到气氛渲染都充满浓浓的怀旧气息,人物之间的情感丰富而又细腻,不少生活细节真实感人,耐人寻味。
对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影片中男主的起跑线明显比普通人高出不少。父亲是理性的电气工程师,在知名电脑公司任职;母亲则是感性的家庭主妇,喜欢跳舞和古典钢琴。他们分别遗传给了他在技术和艺术上的天赋。
虽然家里还有其他姊妹,但经济条件并不窘迫,至少支持他的“导演梦”没什么问题。在照相机都非常稀罕的年代,他从小就玩得起胶片摄影机,会设计镜头,又懂剪辑技术。
在家人和同学的支持下,他不仅用镜头记录日常生活,而且尝试着拍一些动作短片。经过不断试错,他的拍摄技术越来越成熟,拍摄的短片也得到了周围人的肯定。
他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和父母的“投资”,13岁就能独立拍摄二战题材的电影,还拿了个当地的电影奖。尽管后来父亲调往外地工作,他一度中断了“导演梦”,不得不跟着家人前往陌生的地方生活,甚至还因为犹太人的身份遭遇了校园霸凌。
对天赋异禀的人来说,融入群体是件痛苦的事,被当作异类就不说了,还得忍受那些智力平庸、四肢发达又具有挑衅性的人在语言和行为上的伤害。
男主如是,马斯克如是,后者还更惨,脑袋一度被同学当球踢,幸好没踢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没有马斯克的世界还真是难以想象)。
值得一提的还有男主的母亲,那可不是普通的家庭主妇。她先后生养了四个孩子,操持着琐碎繁杂的家务,却并没有被岁月磨平棱角,仍然我行我素,保有浪漫的艺术家气质。
她像珍惜弹钢琴的手一样珍惜自己的真实情感,不仅自己宁愿离婚也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还鼓励儿子做内心想做的事。
但男主的父亲并不支持他把拍摄电影这个爱好作为谋生的手段,不如好好读书,做个工程师更靠谱。父母亲在情感和价值观上的撕裂,一度让男主非常痛苦。
好在他从阴影中走了出来,经过艰难权衡,最终像他母亲一样听从了内心的召唤,选择了继续拍电影,继续为艺术而疯狂。
这部电影正是斯导本人的真实写照,没有他当年对梦想的坚持,就没有后来的《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这些享誉世界的优秀影片了。
电影的结尾也非常有意思。资深大导演让男主指出剧照中的地平线位置,并告诉他,地平线只有在底部和顶部的时候才有趣,一旦放在中间就特别无聊了。
如果不是从构图和视角的层面来理解,这和“既要仰望星空,也要低头看路”有异曲同工之妙。毕竟有梦想的人看见的世界就是与众不同。
正如电影不仅是斯导梦的起点,也是他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努力创造出的“大梦”——超越现实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