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转贴现业务的毒品效应。
我们都知道,吸食毒品会产生强烈的身体依赖性。详细描述一下,就是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从某种意义上讲,办理转贴现业务也有上述奇妙的效果。我们继续用案例说明。
一、案例
案例发生的背景:近年来,由于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客户的贷款需求和贷款意愿进一步下降,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存量客户的信用风险频发,面对不良贷款考核的压力,银行惜贷、俱贷情形时有发生,而且,金融同业的竞争还在不断加剧,这带来的结果就是贷款增长乏力。而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就是贷款收息,贷款增速放缓,意味着收息增速放缓,进而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经营利润指标。
基于上述背景,某行临近12月末,面临的困境如下:
1.贷款增长缓慢,年末客户贷款需求不旺,同时由于还处置了大量不良贷款,12月的贷款余额不断下跌,距离总行下达的任务全年贷款增量任务还差1亿元。
2.利息收入增长缓慢,仅靠贷款投放预计无法实现年度利润目标。
3.不良贷款率指标不达标。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某行经过研究和测算,决定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向人民银行再额外增取1亿元的信贷规模,加上原来还差的1个亿元信贷规模无法用贷款投放,某行在12月共计要用足2亿元信贷规模。接着,某行通过转贴现买入2亿元足年(1年期)银行承兑汇票,年利率3%,最终解决了上述三大困境:
1.买入票据2亿元,既填补了原来1亿元无法用贷款投放的信贷规模,也用完了额外向人民银行争取到的1亿元信贷规模。年度贷款增量任务超额完成。
2.通过转贴现买入2亿元足年(1年期)银行承兑汇票,带来转贴现利息收入为2亿元*3%=600万元。年度利润指标任务超额完成。
3.由于贷款不良率=不良贷款/各项贷款余额*100%。各项贷款余额增加2亿元,分母增大,分值减少,也就是不良率下降。年度不良贷款率指标任务超额完成。
二、毒品效应的显现。
上述困境的解决,犹如吸食毒品后进入了亢奋状态,为当年的经营指标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然而,毒品效应的显现通常会出现在第二年。
(一)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
反映在业务上:第一年12月买入的1年期银行承兑汇票,会集中在第二年的12月到期,到期后,贷款增量下降,不良贷款率上升。
于此同时,由于1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的转贴现利息收入已经计入了第一年的利润(收益已经在第一年被提前透支),因此第二年这1亿元的票据资产属于非生息资产,也就是说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将不产生收益。
(二)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反映在业务上: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不得不在第二年的12月再次买入同等金额同等期限同等利率的银行承兑汇票,如果还是不达标,那就多买几张。
(三)有人会说,如果有高收益的贷款进行投放,可以选择卖出票据,投放贷款,也就是说进行信贷产品的内部结构调整,用贷款置换票据。
首先,请回顾这个案例的大背景,并默读两遍,再闭上眼睛好好发挥想象感受一下,如果贷款投放都成问题,任务指标还在不断增长,通常只有不断买进票据这一个选择。
其次,如果卖出银行承兑汇票,就是在账务上把原来买入银行承兑汇票的会计分录反向操作一遍。从会计分录就能看出来,卖出票据,我们是要向买方支付利息的,且利息按照卖方持有期天数计算。持有期天数约短,也就是卖得越早,我们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越多。如果是在第二年1月就把第一年12月1亿元的票据全部卖出,相当于还要把第一年提前透支的利润收入全部吐出来。即便是在1月立刻发一笔1亿元的贷款,也要至少连续产生6个月的收息才能弥补贴现利息的损失。因此,什么时候卖,卖多少,是否有对应额度的贷款甚至是超额贷款进行投放、弥补,这是一个问题。
再次,票据不是你想卖,想卖就能卖。当然,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贱卖。刨除这种情况,就要考虑转贴现的买入价和卖出价以及持有期的收益问题。即要考虑买入票据获得的利息收入、卖出票据支付的利息收入、买卖利率价差产生的资本利得收入、以及资金成本对比等综合因素产生问题。(这里未来要开一个或者若干个专题来讲)
三、买入了票据,贷款增量任务完成了,利润指标任务完成了,不良率也下降了。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还真不是,有的人看起来很胖,但其实是虚胖。
下次就讲讲转贴现业务涉及到的统计口径问题,比如是否小微、涉农等。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