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国学与传统文化
《诗经》: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诗经》: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作者: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 来源:发表于2019-06-16 19:36 被阅读5次

悲如墨。墨,越研越浓,越研越稠;悲,越延越切,越延越沉。黍离之悲,酝酿千年,已无人能承受。

蝉噪的夏日,路上的行人皆是步履匆匆,匆匆地赶往目的地,赶往阴凉舒爽。而他,一位双鬓花白的老者,却静静的望着那片茂盛于废墟上的麦田,迟迟没有动作。是不惧炎热,抑或是世上已无可以给他提供一份清凉的地方。老人安然地伫立在烈日下,安然得仿佛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为何?是这个世界遗弃了他,还是他遗弃了这个世界?当秋风拂去了蝉噪,当冬雪暗淡了红枫。麦苗茁壮成长,抽穗,结果,走到了生命最灿烂辉煌的一刻。而那个身影却在这一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消褪去鲜活的色彩,到最终淡化为浅浅的一抹水迹。雾缓缓地升起,由薄到浓,直至弥漫于天地。那是他消褪了的鲜活转化而成的雾,那是化不开的深沉绝望的悲伤。

这是在读《黍离》这首诗时眼前浮现的画面,有着说不清的悲哀,道不明的忧伤,只知道心一抽一抽的。尤其是读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时,感觉愈加强烈,以至于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一遍又一遍地吟诵,陶醉于那种伤痛带来的快感。悲,总是那么的具有的诱惑力,让人为之癫狂。

《黍离》出自《王风》,据传乃3000年前一周大夫所做。其于一夏日,路过旧都镐京,见埋没在荒草中的旧时宗庙遗址,有感于周室之被颠覆,情难自抑而创,是悲悼故国之代表作。而《王风》者,平王之诗也。周幽王倾国搏笑,终至西周为犬戎所灭。无奈之下,平王徙居东都,王室遂卑,与诸侯无异,故其诗不为雅而为风,且多离乱之作。《黍离》无疑是其中的极品。

清人方玉润曾给予“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的评价,真可谓是精辟而又贴切。全诗分三章,描写了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状态,即麦苗长苗,抽穗,结果的三个阶段,喻示着时间的流逝,表现了情景的转换。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诗人的悲伤非但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越加沉切直至深入骨髓。从“摇摇”到“如醉”,再到“如噎”,层层渲染铺陈,悲伤似潮水,铺天盖地而来,势不可挡。知我者?不知我者?悲伤也许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处倾诉,唯有长歌当哭。

这三章的结尾都是同一句话“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无疑,这是使用了《诗经》的经典手法“重章叠句,反复咏叹”,再加上先前的层层铺垫,此句变成了整首诗情感的至高点,成了呼天抢地之辞。然而,对这句话的解释历来就没有统一过,歧义处主要在“何人”。关于“何人”的解释一般有三解:一则认为是颠覆宗周之人;一则说是“不知我者”;还有就是自指。不过我更倾向于第一种,原因无他,仅仅是觉得理解起来更为通顺。当人走投无路之际,往往会仰天质问,想必那位诗人也是如此。眼前的废墟与脑海中的宫殿交错重叠,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他无法理解。无法理解,只能问苍天,“天呀!天呀!到底是谁颠覆了那个强大的宗周?” 这种直抒胸臆的语言竟有几分旁白式的味道,直达读者的内心,使其也不由自主地去叩问,去思索,到底是谁?

那么,到底是谁呢?是驱兵南下的犬戎?还是是烽火戏诸侯的幽王?是醉生梦死的贵族?还是遗弃商人的苍天?或许都是,又或许都不是。朝代的更替本就是社会规律运行的必然结果,但这话是站着说的。诗人,无法看到,因为他身陷棋局,感性主宰了一切。问而无解,悲,更上一层,到达先前所说的情感至高点。然后戛然而止,使人久久无法回神。

诗歌诗歌,好的诗便是好的歌,有旋律有节奏。《黍离》除了在文字运用上拥有《诗经》特有的音乐美,更为难得是在情感上也具有音乐美。恰似一曲悲歌,吟咏间,抓住了中国人的灵魂,这一抓就是几千年。“黍离之悲”也因此沉淀为了中国文化上一种深沉的民族心理,成了亡国遗民抒发爱国情怀的典型意象。你听,泪尽胡尘的遗民齐声吟咏着的是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相关文章

  • 《诗经》: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悲如墨。墨,越研越浓,越研越稠;悲,越延越切,越延越沉。黍离之悲,酝酿千年,已无人能承受。 蝉噪的夏日,路上的行人...

  • 与《诗》同行(5)

    《诗经》——周南篇——【螽斯】 本诗是先民颂祝多子多孙的诗旨。华夏先民多子多福的观念,在尧舜之世已深入民心。 《庄...

  • 维持古代中国统一的四大支柱

    公元前7世纪,东方和西方同时出现了辉煌的文明,东方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西方则出现智者学派以及希腊三贤。...

  • 东方《藏头为二标题》

    光焰千丈东方, 辉煌华夏正强。 灿灿东方之珠, 烂漫灯繁浦江。

  • 吃是一门大学问

    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先民吟唱,不绝如缕,半是关乎爱情,半是关乎食物,略翻《诗经》...

  • 第四章华夏文明修-炼历史简述3

    华夏体修的历史进程,在华夏文明早期体现为历史遗存呈现出的华夏先民客观生产力的发展。 今天我们发现了大量远古遗存,北...

  • 谈民族精神之爱国心

    巍巍东方,黄河汤汤。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自逐鹿一役,便开启华夏之绚丽文明。自黄帝造舟车、嫘祖纺蚕织到如今潜艇火...

  • 丝路孔道——甘肃文物菁华展:文明序曲

    大地湾文化是华夏先民在黄河流域创造的古老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来源之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

  • 你的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歌。《诗经》305首诗歌,是先民发自心底的歌唱;《离骚》虽是个人色彩的吟唱,辗转复沓,却记录了...

  • 不同又大同

    东方文明、 移民文明, 说到底 都是辉煌的开源文明。 我说民族, 他说种族, 还不都是异曲同工? 没有共同的敌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zg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