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位好友喝茶聊天,朋友向我抱怨说他爱人在家如何“欺负”他,说他爱人回到娘家或是婆家时,里里外外什么活都干,勤快极了,做饭还特别好吃。可是一回到家,就懒的什么都不干,偶尔做一次饭还不如在“姥姥家”做的好吃,明显就是没有用心做,还不能说,一说就是怼回一句“那以后我不做了”,吃完饭桌子也不收拾,就去沙发上玩手机。
我问朋友:“那你是怎么做的?”
朋友说:“我还能怎么做,她不干我就干呗,每次回家见她在家也不做饭,我放下书包就赶紧做饭,吃完饭她不收拾,我就自己收拾呗。”
我说:“这不是挺好吗。”
“好什么呀,干点活倒没什么,可我总觉得她是在欺负我,她知道我疼她,所以她总是借口说不饿、不好受、太累了,可是我也是上了一天班,我也很累呀,她知道我心软不忍心和她置气,所以就和我耍赖,如果我也和她一样不就打起来了吗。”
我说:“这样不挺好的吗,说明你能包容她,只不过缺少点理解,也许她真的是工作太辛苦、太累,身体又不好,在外边她要强,硬撑着干,回到家她觉得没必要死撑,因为有你是她的依靠嘛。”
为什么会这样?
无独有偶,前不久也听到另一位朋友抱怨过,说她老公在外边人缘特别好,对人总是彬彬有礼,客客气气的,谁都知道他脾气好,可是回到家里就完全变了,动不动就发火,一不小心就惹的他大发脾气,真不知道他是不是性格分裂。
朋友的话当时就触动了我,想到自己有些时候和家人也会表现出不耐烦、嗓门大甚至发脾气,尤其是对待父母,他们年纪大了爱唠叨,总会“惹”的我失去耐心。
这样的现象可能每个人都遇到过,我们往往会对亲近的人没有耐心甚至不够尊重,很多人都会在事后悔悟:“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每一次总是忍不住就......”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人是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所以会在别人面前尽量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获得更多的好感。但是,一旦得到了对方的信任和好感之后就会把对方划为“自己人”,而每个人在心里都有一些小规则,像“自己人不用太客气”这类的规则差不多人人都有,这也就导致了“拥有时不懂珍惜,失去了才知后悔。”
这个道理实际上是一样的,人就是这样,不仅在物质上有占有欲,在精神和情感上也希望占有更多,但一旦占有了,很容易就变得不再珍惜了。前面朋友的例子就是这样的,我们自己也对这些现象做出了许多总结,比如:“熟不讲理。”
交友要保持一定距离
所以我一直主张交朋友也要保持好距离,最好是交心而少一些“酒肉之友”,交友一定是看中了对方身上的某些令你钦佩的优秀品质,相互吸引、相互欣赏、心心相惜,而不参杂物质利益关系。
在与朋友交往中保持最佳距离,再美的脸,太近了也会看到细纹、毛孔、痘痘可能还有口臭,会令人失望的,所以大可不必凑得那么近,一方面双方保持最美印象,另一方面免得因为关系太近“熟不讲理”而造成矛盾、互相伤害。
所以要包容和理解
常常有人感到委屈“我对他那么好,他却那样对我!”就像本文开头的朋友那样,他们能够包容对方但心里还是不平衡,这是因为缺乏理解。
网络上不是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吗“如果我像你对我一样对你,恐怕你早就已经离开了”,这话里透着满满的怨气,就是无法理解对方,而这样的情形几乎都是发生这原本亲近的人们之间。
除了劝慰大家善待亲友、珍惜感情之外,换位思考是个有效的办法,“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大不同”,不知道大家对这句话有多少了解。我曾在第一次使用行车记录仪时,好奇地把储存卡放到电脑上看,发现那些我每天来来回回跑熟了的路上,竟然变得那么陌生。我建议大家做一个实验,把手机录像功能打开,将手机放在上衣口袋中,然后在你熟悉的那些地方走一走,当你看到你录制的这些视频时,你一定会惊讶地发现,上衣口袋距离我们的眼睛,只是稍稍降低了一点点高度,而那些画面却是大不同,比我们看到的更大、更宽阔。
造梦弄人 一个浪漫了一辈子的大叔
爱写作 爱雕刻 爱生活 关注“造梦坊 ”公众号 一起聊聊更多的话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