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本来就是痛苦的,尤其是长期写作的那种。
之前看过一篇阅读量10W+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就讲了两点心得:
1.再喜欢的事,一旦当成职业来做,立刻比吃屎都难;
2.唯一可以对抗这种痛苦的,就是天天例行地主动地去吃。
作者说这个世界有个非常倒霉的规律,一旦什么事,你把它当成工作,以此谋生,痛苦、失望、焦虑就会尾随而至,几乎毫无例外。
他提到了自己一个朋友。
这位朋友原先是顶级网文作者,状态好的话,一天能更新两三万字,写起文章来可谓是文思泉涌酣畅淋漓,灵感多的直叫人妒忌。
可这两年不行了,越写越艰难,还说自己现在的写作过程跟吃屎差不多,以至于到现在,很多读者都在追着骂他,说他还没有把之前的几个坑给补上。
作者最后总结到,天资聪颖或者自带光环的人确实有,不过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是苦逼地慢慢耗。唯一可以对抗这种痛苦的,就是天天主动去干,去写。
其实,相同的观点村上春树也表达过:
“写小说乃是不健康的营生这一主张,我基本表示赞同。当我们打算用文字去展现一个故事时,藏身于人性中的毒素一般的东西,便不容分说地渗出来,浮现于表面。”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中提到,自己认识的一些作家,年轻时常常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写出优美而有力度的杰作,可一旦到了某个年龄,就突然在写作这件事上呈现出浓烈的疲惫之色,可以用“文学憔悴”一词来形容。
“据我推测,这恐怕是他或她的体力已然无法战胜毒素了。”
他也提到了与前面作者相同的建议:
“要想写小说,非得奴役肉体、耗费时间和劳力不可。如果希望将写小说作为一种职业持之以恒,那必须长年累月地坚持这种生活。
每天集中精力写作,坚持半载、一载乃至两载,小说家(至少是有志于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必须具有这种耐力。”
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写作真的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尤其是别人都在刷抖音、看视频,而你还在焦头烂额的找选题的时候,更痛苦。
那些声称“以写作为乐”的,多半是刚刚开始写,真的让他日复一日的坚持写下去,估计也够呛。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上面的两位大家都主张“要持之以恒的写,每天都要集中精力写作”,但需要注意的是,持续输出也是有讲究的。
倘若没有输入,只坐在电脑前一个劲地敲着键盘输出自己的观点,是很容易走火入魔的。
我这两年关注过不少大神的公众号,刚关注时像是捡到了宝一样,但后来发现压根就不是这么一回事。
很多号都是写着写着就不更了,有的虽然还在更,但内容却和先前的无异,“灵性”早已荡然无存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作者只一个劲的输出,而没有持续性的输入。时间久了,思想被掏空,观念开始陈腐,越写越痛苦,最后变成被迫发文了。
所以我觉得,养成写作的习惯很有必要,但是如果真的脑袋空空的话,不妨多看看书放松自己找找素材和灵感,没有必要非要强迫自己日日更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