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六的上午,在阅览室看书,先听到后面门开了,接着就是一阵急促我听不懂的喊话,等我转过头他已走到我桌边。估摸七八十的样子,佝偻着身子。放下书,只见他连说带比划着什么,“姚.....金......"见我依然蹙着眉头,不解其意。然后问又"有没有。。。”撮着手在桌子上来回比划,我会意赶紧上楼拿纸笔下来。他接过纸笔忙写下“卡,密码,错了,要不要紧”我才解惑,重复道“是不是按错了秘密?‘’他连连点头,说道“要不要紧?不敢按”,见他耳朵不灵便,我声音特意提高了几度喊道‘’不要紧,可以重新按."并写纸上告知。得知结果后,他摸着额头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双手合十笑着对我喊道“谢谢,谢谢,年龄大了,密码按错了,不敢按,耳朵又听不清,谢谢。”
经这小插曲,内心泛起些许波澜,也无法立马进入状态看书。想起了家里老人,我的外公年纪大了,儿子们不放心他独自在老家生活,于是被接到县城,跟儿子们一起过活。日子一久也开始不自在,舅父、孩子们白天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县城不比老家,到处高楼林立,自己也不熟悉,不敢出去乱走,大部分在家里看看电视,收听广播,时常驻足在铝合金窗前望着窗外进出小区的车辆。也向孩子们提出过,要回老家生活,当然被儿子们拒绝,理由是年纪大了,在家里有个事无人照应,不放心。但老人又不想让自己拖累儿女,慢慢的,他认识去菜市场的路,于是他欣然接下了买菜这个活。他知道菜市场哪家肉铺的便宜;知道什么时间点去,可以刚好买到猪身上最好的那几块肉;他知道菜场里哪个摊位的称有水分,他知道。。。。。。
有一次我去看望他,正和他聊着家常,后来小舅也加进来,他突然略带神秘的对小舅说:“过来,这两个东西,过几天清明帮我带回老家去,有用。”只见他拿出两个小长凳,一看就是他自己一板一钉做的。小舅看了看,略带嫌弃地笑着说:“你真的是闲的没事,要凳子去买就行,要这个干嘛。”外公一脸严肃道:“你这个楞头,懂什么,这个有用,我自己做的结实,将来可以用来垫在那个好东西上。”我和小舅会意,他才笑着说:“我懂了。”
后来,我们老家那边推行“破除丧葬陋习”,政府把乡间家里的寿材都收上来统一烧掉了。外公做的那两个长凳子自然也派不上用场了,事后他感叹道:“这辈子倒什么事都碰到了,小时候日本人来了要‘走反’,躲过‘抓壮丁’,跟着斗过‘地主’,吃过公社大锅饭,现在好了,本来就没几年的人,连那家伙都收了,不管了。”我听了默然,心中肃然,他们一路走来,见证了整个国家的风雨飘摇,也亲历了他的繁荣昌盛。
有人说世上难寻公平,一些人生在富裕之家,出生就含着金钥匙,在各种资源下成长,能更轻易的取得所谓的“成功”;一些人家里一直困苦不堪,惶惶终日而难解温饱;也有一些人生来就存在某种身体上的缺陷,随着长大,慢慢意识自己的不同,时常独自羡慕那些快乐的正常人。但在时间上至少是公平,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人生也不过百年,众生最后的终点都是一样的,而我们能做的是,收下这上天赠予的礼物,在他收回之前,好好感知这一切,追寻自我,努力去活,用力去爱。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68099/9fff5b5bd43c978e.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