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悟法之“赏、悟、仿”

作者: 暗香盈袖 | 来源:发表于2021-03-15 23:53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

写作遵循五字诀“赏、悟、仿、练、创”,五重境界,五步修炼,方有作为。今日分享其三。


赏就是阅读,读文,赏文。

读文,读文章,感受文字的音韵美,形美。古诗词中许多作品值得好好品鉴,比如读苏轼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平仄考究,对仗工整,押韵,读时朗朗上口。行文,结构句段,布局合理错落有致,视觉效果佳。

赏文,注重文章实质。一是意境之美。如朱自清的《绿》“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文字间自然流露一种清幽深远不失生动的深秋意境。

另一个是主旨。冰心《樱花赞》——“汽车司机的一句深切动人的、表达日本劳动人民对于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的话,使得我眼中的金泽的漫山遍地的樱花,幻成一片中日人民友谊的花的云海,让友谊的轻舟,激箭似地,向着灿烂的朝阳前进!”作品全篇以和平友谊为思想主题,以“樱花”为媒,体现了一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读着文字,暖了心房。

其次是表现手法、修辞的运用。朱自清散文《匆匆》就是经典之作。“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大量排比、拟人修辞、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表现了时间易逝,珍惜光阴的文章主旨。


美国作家阿尔科特“最深刻的真理多半难以用文字来表达,认识它们的最好办法是从字里行间去加以领悟。”

对于写作而言,悟尤其重要。浅悟者得写作之路,而深悟者得写作要法。从他人之作中悟方法,从名典中悟真知,从生活点滴中悟人生哲理,从无字书中悟情感。写文有悟,灵感有路。

仿

写作从模仿开始。初学写作者,大多依据范本、摹板,循规蹈矩,反复练习。直至熟能生巧。一级模仿是打基础式的范写。

比如,写人物——写好外貌、性格特点、事例。写景——抓住景物特点(有序)描写。写事件——介绍清楚事情发生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这跟达芬奇画鸡蛋颇有几分相似,看似简单枯燥的重复固定,却为日后创新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级模仿是跳出模板范式模仿名家名作。借鉴写法和语言特点。

总之,写作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是文字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默默积累,扎实地训练,长期地钻研。“写作是写作的老师”,多写多悟,不断更新方法理念,写作便可与时俱进,走向美好的未来。

齐帆齐第2期28天(11)篇1060字,累计13656字。

相关文章

  • 写文悟法之“赏、悟、仿”

    齐帆齐微课 写作遵循五字诀“赏、悟、仿、练、创”,五重境界,五步修炼,方有作为。今日分享其三。 赏 赏就是阅读,读...

  • 今日有感

    今日有感: 法无定法 皆是方便 如若得法 不落于法 一随一缘 有无本体 得之失之 悟而非悟 不悟而悟 迷了明了 智...

  • 随性摄影——东林寺

    道由心悟 悟理,悟法,悟人生 ...

  • 银发与高墙

    文/顿之悟 我从未见...

  • 《古诗三首》教后记

    本节课原设计有以下几个环节:1.背一背;2.写一写;3.赏一赏;4.悟一悟。没想到在默写环节同学们费时过长...

  • 悟空,悟己,悟人,悟你。 悟我,空。 悟你,空。 悟人,空。 空空如也,大光明也。 万法皆空,万物皆空。 空即是色...

  • 常悟常新,未悟未新,已悟未新,常悟常改之!

  • 哪里冒出来的?

    神会大师云:无念灵知,不从缘有。也就是说,自性不是因缘所生法,也不离因缘所生法,即因缘而非因缘,悟之则有,不悟则无...

  • 写文小悟

    吾写文每忧字数难够,常患篇幅不凑,然胸中丘壑乃日积月累方功成,非一朝一夕能速就,故急功近利事,一蹴而就者,必不可取...

  • 金刚释悟 ,一个医学生读完金刚经的感受

    文|十之有三 “金刚释悟,”顾名思义,写的自然是心里有所悟,有所得,但需注意一点,“这个悟”从何而起?到底是我悟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文悟法之“赏、悟、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jl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