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努力了一年,被项目部推荐为某优秀工作者,但在公司层面的评比中却没有获奖。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因为非正式员工,二抑或是因为项目尚未开工,没有重大节点,导致评比中无法获取分数。得知比赛的结果之后,我从朋友的表情附上都能看到这种失落。
![](https://img.haomeiwen.com/i3706695/5f8a429f82e95bdf.jpg)
是呀,想起自己在工作中投入百分之两百的尽头,曾一度时间每天工作14-16小时,在项目上连续五年得A,却在公司的畸形晋升机制下毫无晋升空间,那种绝望现在都还记得。有时候,职场的奖励或者获得,并不取决于你有多努力,或者你付出了多少,在一个所谓结果导向的机制下,很多所谓的结果并不是自身可以决定或影响的。除了应对自己的失望情绪外,朋友还要接受项目部领导的质疑,为什么没有评上优秀工作者。领导就会觉得,是朋友工作没做到位,而不会将原因归结到项目没有开工,朋友这样一来,就更郁闷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除了无奈,真的很难用言语来表达了。又有什么办法呢?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觉得除了失望就没有什么办法了。其实,我们一直都有选择的。
一个是寻找新机会,换公司或者岗位。
第二个,就是减少自己的付出,把精力放在对自己生活效能影响更大的因素上。
朋友说,有考虑过第一种情况。但因为身处小县城,之前就了解到。除了编制和公务员体制内的,收入很少不说,不少都是单休。因为几年前选择了回县城,也就失去了再回大城市打拼的魄力。后来虽然想过找新媒体的工作,发现小县城也几乎没有什么新媒体公司。这样第一个选择几乎为零。
可行的方式,可能是破釜沉舟,离开家乡这个小县城,到大城市去尝试开拓,会有机会。但会有很多不确定性,加上父母希望孩子能呆在身边,朋友也是有很多顾虑的。朋友目前单身,估计很快也会面临被父母安排相亲的尴尬。到大城市去,这个压力可能会小一些。
第二个选择,那就是减少自己的付出,将时间和精力多放到提升自我的因素上。工作上的失落,主要来源是这次的评选,获奖的都是正式员工。平日里,朋友的工作类别与正式工不同,收入待遇也只是他们的一半,心里多少还是有很多失落的。如果放弃对评奖的失落,只是做好平日的工作。工作之余,也是有一些空余时间的。朋友写文和摄影都是特长。如果能够实现在网络上的输出和变现,并由此多一份收入,可能就会感觉好很多。
人在职场,真的是各种苦恼。但如果放平心态,多想想事情好的一面,往往也显得不那么糟糕。
至少,朋友现在的工作是具备双休的,相比较于当地的绝大多数企业,收入还是比较高的。
不知道她在现在的公司里面是否有实现转为正式员工的可能性,如果能有这样一个可能性,朋友估计就会对目前的工作很满意。
换一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会身处于某种困境,虽然当下看起来是逆境,一旦放入人生一辈子的长度来考虑,有时候也未必是坏事。Paypal的创始人彼得蒂尔就提到过,自己刚开始工作,参加法律速记员的考试,落选后异常痛苦。但后来,也庆幸自己那次失败了。要不然,这个世界可能就只是多了一名速记员。
朋友经历了这次挫折,估计会有一些新的思考,也许她会做出另一种可能的选择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