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空间读书文学世界
无声告白|如果心无挂碍,心无恐惧,你会......?

无声告白|如果心无挂碍,心无恐惧,你会......?

作者: 小七的自律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9-04-24 22:16 被阅读2次

    朋友极力推荐《无声告白》。前半部分略嫌无味,后半部分渐入佳境。

    该书由伍绮诗落笔写成。香港移民第二代的背景,或许影响了作者着墨此书。《无声告白》涉及种族歧视、身份危机、家庭以及个人道路等方面,映射了生活中的很多普通女性。

    女主角玛丽琳一生想摆脱母亲的期待,不当一名家庭妇女,而是成为一名医生,一名真正的职业女性。她在理科上的天赋,对梦想的坚持,就是她的初心。

    老师的性别歧视,男生们的戏弄,她都熟视无睹。别的女生吃喝玩乐、化妆找男朋友参加舞会,她一席白大褂,专心读书、做实验。

    她用实力证明,实验她可以做的比男生们更好,大学课程她也可以做到很优秀,她不需要老师们的苦口劝告、男生们的额外照顾。

    发生美国课堂的这一幕多么熟悉呵,就像发生在中国的无数幕。很多老师和家长嘴里念叨的:“女孩子普遍乖一些,冲劲比不上男孩子。数理化课程男孩子更强。”

    而命运很快有了转折。她大三时和作为教师的华裔男子詹姆斯相爱后,沉醉爱情,并迅速怀孕结婚,并迅速投入了一连串家庭琐事中。因为两个孩子、家务、丈夫,她中止了追寻学业。家庭,牵绊了玛丽琳的脚步。

    但心中夙愿,如休眠火山,岂能轻易熄灭?

    对于玛丽琳这种有野心有天赋的女性来说,家庭实现不了她的抱负,她好比窒息的鱼,想要去透气,继续回到自己原来设计好的路径,而不是囿于厨房、家务、孩子。

    终于有一天,她逃离了家庭,独自在外租了公寓,想继续学习完成梦想,然而在考试前夕,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看到这里,我有点疑问?莫非客观环境或者信仰原因,堕胎属于违法行为?还是不深究,或许,这是作者的一种着笔方式)

    玛丽琳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迹。命运偷走如果,只留下结果。玛丽琳终其一生,不甘于平庸,她追求与众不同。

    她的痛苦,詹姆斯一无所知,或许说,他并不懂她的离家出走的深层原因,他只当那是妻子的一种突然的冲动亦或是“散心”?就像我们有时候也会任性的不打招呼外出旅游一样?

    家庭和美、事业有成,按说在外人看来并无遗憾。然而,他们是背道而驰的两种人。

    丈夫詹姆斯安于现状,爱着家庭。他作为偷渡华裔的后代,从小家境贫困,最想要的就是融入环境,做一个不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的美国人。这也是最初他为什么会着迷于玛丽琳的原因,因为她看起来漂亮又普通,就像身边的其他所有人一样。

    故事以家庭中最受宠爱的莉迪亚的突然死去为开端,抽丝剥茧描述了整个故事。

    莉迪亚因酷似母亲的蓝眼睛,像一个真正的美国人,得到了父亲的偏爱;因生物成绩好得到了母亲的偏爱。父母都想要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莉迪亚的身上,她得到了父母特别的关注。

    父亲希望她能融入集体,多交朋友;母亲要求她热爱理科,期盼她有一天延续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莉迪亚失去了自我,她害怕母亲离去,想讨得父母的欢心,所以努力表现,配合父母。

    哥哥内斯努力学习考上哈佛,想摆脱家庭;而哥哥要解脱了,莉迪亚却很害怕,连最后一个倾诉的同壕难友都没有了。想要融入同学的圈子,然而事实上她极度孤僻不合群。为了证明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不同,她和学校里的花花公子杰克“勾搭”。然而,啥也没干,纯聊天。

    倒不是杰克多么高尚,只是因为催花辣手的杰克心中的白月光是同为男生的内斯。杰克坦白的那个下午,就像最后一根稻草。莉迪亚死在了湖里。莉迪亚并不爱杰克,毋庸置疑。她的死因,或许是压抑的绝望。

    关于玛丽琳的梦想,莉迪亚的痛苦,文中描写的非常生动,让人触动。

    玛丽琳的痛苦、莉迪亚的痛苦,本质上类似于一种痛苦,却又不同。

    玛丽琳知道自己想要的什么,然不可得。莉迪亚,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想要却不能拒绝。难怪神话里的女巫都说:女子最想要的,就是掌握自己的命运。

    莉迪亚本可以和家里好好沟通的。但似乎家里每一个人都成了锯嘴葫芦,没有人把这个做问题好好沟通。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乎家人而害怕失去?还是从心里悲观的认定,他们不会懂。

    玛丽琳被蠢蠢欲动的梦想折磨的要逃离家庭,都没有和丈夫提及过,他们似乎都选择性遗忘了这件事,继续以前的生活。

    而孩子们如莉迪亚、如内斯、如汉娜,小小年纪就陷入如此的境地,是多么可悲的事情。也许每个人内心里都觉得,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只有妥协于命运或者打破平静。没有中间地带,没有两全其美,鱼与熊掌无法兼得。

    这个故事有其现实性,现实性在于取材生活,类似新闻上的某些事件;这个故事也有其戏剧性,它将普通生活中的痛苦放大赤裸裸的剖析给读者看。

    莉迪亚的死,让詹姆斯开始怀疑是否该找个和自己类似的人结婚,他和自己的助手出轨,最后又回归了家庭;而妻子玛丽琳痛苦又愧疚,并因这件事彻底的放弃了不甘于平庸的梦想。从小被忽视的内斯、汉娜的处境得到了变化。这个家庭,似乎再一次走上了正轨。此刻该有画外音:多年之后,大家都过得很幸福,而莉迪亚永远在他们的心中。

    然而,还是莫名的觉得悲凉。女性,无论是职业女性,还是贤妻良母,都有其可取。可往往无法两全,许多女性,为了家庭,选择做了丈夫背后坚实的后盾,放弃了在事业上的进步空间。是要桃之夭夭,还是灼灼其华?她们选择了宜其家室。

    当然,如果心甘情愿,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怕的是,岁月磨灭了美好容颜,磨灭了职业技能,然而你还有一颗不甘于现状的心,却无力改变,只能徒劳伸出手:“岁月你慢点走“,而岁月还是不回头的走了。

    也为莉迪亚悲凉。对一个人而言,最可怕的是,他最为重要的感受,却被周围人纷纷说,你不应该这样,那应该是相反的样子。心理学上说:“倘若一个家庭是极端家长制的,那么故事常这样发生:权力狂极力向下施加压力,让别人服从于他,并且他偏执地追逐这一点,压迫他人。于是家庭成员纷纷顺从,最后精神最弱小的,就成了这个权力结构的终端受害者。终端受害者的精神非常苦闷,但是施暴者会说:这是因为爱他,这时,他向外部世界求助,可外部世界的所有人也说,权力狂爱他。他发现他的痛苦每一个人能理解,且他人认为他不该痛苦,他该快乐。这时候,终端受害者很有可能会进入极端情况,酿成悲剧。”

    想起了美剧《绝望的主妇》中的Bree,她以强硬的铁腕风格治家,从花园到丈夫无一不在她的掌控中,直到Bree震惊的发现丈夫居然有了外遇,她对整个家庭的统治开始走向土崩瓦解,这是家庭的悲剧,也是个人行事准则和价值体系的崩坍。

    大部分的童话故事以"公主和王子从此过着幸福生活"的圆满结局收尾,但很少有人知道王子和公主背后的婚姻生活会是如何?想必也有许多的遗憾、许多的鸡毛蒜皮,但是总归,家是什么?家就是“婆婆妈妈”的地方。家之所以温暖,主要就是因为家里的成员婆婆妈妈,能理解并体贴彼此那些琐细的感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声告白|如果心无挂碍,心无恐惧,你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to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