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你读了书但不会应用吧。
1记得读书,那是问题的突破口
读书会让一个人充满力量和使命感。即使你什么都不会,只要想解决问题,就努力去学,去读书,你就都能学会。
2五个误会,去读有建设性的书
01读书无用→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02只追求有用→读书不要太功利化;
03只读囊中之物→不要只读“够得着”的书,否则无法突破认知圈,现在读不懂,以后会读懂;
04读书孤独论→读书不是私事,同行者会给你鼓劲;
05极少输出→讲书是最好的读书;
3把书读活,读薄又读厚的方法
很多书的结合和知识逻辑是相通的,通过大量阅读、大量思考和融会贯通,将知识库里的内容做互相的串联,形成逻辑闭环,你就能旁征博引,出口成章,神经元就能充分连接,大脑才会产生质变。
4攻城略地,先拓宽理解力池子
如果你没有把书里的只是通过有效的途径转变成能力,读再多,都是沉没的时间成本。
要把书读懂、吃透,要的是质量,不要在意数量。
经济学、心理学、国学、管理学、逻辑学、哲学、法学、伦理学、生物学、历史和人生经验等,都是你可以拓宽的池子,它们可以帮助你提高理解力,让你快速抓住重点,攻城略地。
5感受心流,最高效沉浸式学习
讲书是一种强沉浸式的学习方法,它会让你进入“心流”状态。其实阅读本身也是如此。
6搭建架构
要有大局观。即这本书要解决什么问题?它的怎么论证的?推理过程是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结论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7自我反刍
输出是二次创作,而不是摘要,减少搬运量,用自己的话去复述。
8构建坡道
讲书最重要的是构建坡道,即切入口和开场白。
9磨练语言
语言要简洁、幽默、说服力。
10肌肉记忆
多讲书,你的所学就会变成你的肌肉记忆。
讲书虽然是最搞笑的沉浸式学习方法,但大量阅读才是基础,而这个基础的质量取决于你“池子”的大小和融会贯通的水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