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豆瓣9.0分,这本书比你听说的还要好

豆瓣9.0分,这本书比你听说的还要好

作者: 水木梁鱼 | 来源:发表于2020-03-18 10:59 被阅读0次
文/水木梁鱼

01

我在决定是否买一本书之前通常会上豆瓣上找找该书的一些评价。

豆瓣对书籍的评分标准还挺严格的,很少会有一本书能在这里获得清一色的好评,貌似全中国会读书的人都跑到豆瓣上去了。

唯独这本书除外,自2019年10月分出版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而后引进中文版本不久,就掀起了除了在美国图书市场之外的一股旋风。

关于它的盛赞数不胜数:

★一部新人处女作,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至今已累计80周,仍高居Top1,全美销量破百万册,作者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 比尔•盖茨年度荐书 第一名;

★ 美国亚马逊年度编辑选书 第一名;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畅销书排行 第一名;

★ Goodreads读者票选超越米歇尔《成为》,获年度最佳图书;

★《洛杉矶时报》最佳传记奖。

比尔盖茨甚至称赞这本书,“它可能比你听到的还要好。”

有一段时间,无论你在哪个平台上找书,抑或只是闲来无聊翻翻读书网站,有关这本书的介绍和好评如潮水一样袭来。

“读完就能理解为什么一本新人处女作能得到如此赞誉,这本书就是她的前半生、她的全世界,那是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扭曲的世界。”

“以教育之名,完成人生救赎。”

”没有波澜滔天的叙事,没有豪言壮励,隐匿于原生家庭诉说下那份勇气与自我的倔强,轻拨点染却足以迷思震动。 ”

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还为它跟英文原版相差甚远的书名迷糊了好一会,直到读完之后,我才明白,中文版的书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蕴含着巨大的深意。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用英文翻译过来是 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

这句话出自《圣经·诗篇》,本身有双重解释,一种是“逃离”,一种是“找到新的信仰”

据说中文版的译名是作者塔拉·韦斯特福亲自指定的,虽然原名为《Educated》,但相比较其他地区的直译版本,中文版的译名似乎更深入人心。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关于原生家庭和自我救赎的书。

你需要给自己一点单独的不被打扰的空间,独自一人慢慢读完它,感受它,它会像第二个你,向内看见你自己。

02

教育可以战胜原生家庭吗?

这是我读了作者塔拉·韦斯特福的童年遭遇之后内心发出的疑问。

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遵循的成长轨迹。

但塔拉的成长却是另外一番模样:童年只有废铜烂铁、桃子罐头、枪支弹药。

她生长在一个外人眼中的奇葩家庭,父亲认为学校是“洗脑工具”,塔拉的六个兄弟姐妹在孩童时期从未上过一天学。

塔拉的母亲在她眼里是个“温柔“的人,面对父亲的顽固和强势,她一生都在被迫顺从和隐忍。

哥哥肖恩在塔拉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对她拳打脚踢,把她的头按进马桶,掐住她的脖子叫她妓女。

偏执狂热的父亲,沉默无知的母亲,暴力相向的哥哥,塔拉的一家早已经偏离了正常社会轨道,游离在秩序和科学的边缘,他们把苦难当成上帝赐给他们的福气,一切荒诞得令人难以想象。

而塔拉,就是在这样封闭、不堪、愚昧和无知的家庭环境里成长,艰难求学,直到十年之后,她先后奔赴剑桥和哈佛,取得了历史学博士学位,完成了自己的逆袭,成功摆脱了原生家庭的束缚。

好像这一切现在说起来都轻而易举,但是谁又能亲身体会塔拉在这样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中,经历了多少磨难和阻碍?

家庭和社会的多重排斥,父母亲无数次的阻挠,哥哥肖恩数次的虐待和毒打,这一切让塔拉在这样狰狞的生活中开始明白,她必须离开,必须出去,必须远离这里的一切。

在她成功踏上受教育之路的过程中,许许多多的人给予了她莫大的帮助。

塔拉的另一个哥哥泰勒,塔拉初入学杨百翰大学的教授,塔拉的阿姨安琪和执意要带塔拉走出大山的奶奶。

在我们眼前呈现的是最后塔拉成功摆脱了父母亲和暴力的哥哥,走出了那片围困了她整个少年时期的废料和大山。

教育的力量何其问庞大,与此同时,塔拉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对愚昧的无情摒弃和对大山之外的向往引领着她,不断向前,从未放弃。

塔拉曾在回忆起自己在父母身边的生活的时说:

“我所有的奋斗,我多年的学习,一直为了让自己特权得到这样一种:见证和体验超越父母所给予我的更多的真理,并用这些真理构建我自己的思想。

我开始相信,评价多种思想、多种历史和多种观点的能力是自我创造力比核心。

如果现在让步,我失去的将不仅仅是一次争论。

我会失去对自己思想的掌控权。”

所以为了不再像过去一样一直失去,一直活在父母的为自己编织的边缘里,塔拉走了,塔拉要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03

最让我有所感触的是最后塔拉干脆放弃了内心的那一丝挣扎,头也不回的开车远离巴克峰的时候说的话:

“在过去十年,我穿越过的距离———物理上的和精神上的——几乎让我无法呼吸,让我思考起自己是否已改变得太多。

我所有的学习,阅读,思考和旅行,是否已经将我变成一个不再属于任何地方的人?

我想起那个女孩。那个除了她的废料和大山,一无所知的女孩。她的教室是一片垃圾,她的课本是一堆废铜烂铁。

然而,她却拥有许多我所没有的珍贵的东西。”

是的,即使是到了最后,塔拉已经完全远离了那个所谓的家,已经获得了学业上的成功和心灵上的自由。

但是有什么东西却她的内心腐烂了,死掉了,那些东西是她的父亲和母亲,是她的大山,是她的家。

我至今还深深地记得,执迷不悟的父亲在塔拉远赴剑桥求学的时候,父亲对塔拉说的那段话:

“如果你在美国,无论你在哪个角落,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但要是你去了大洋彼岸……”

大概这才是在这所有的变化中最无法改变的事实,荒诞偏执的观念之中,你依旧不能否认爱的存在。

圣经说“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上帝不晓得人类的难处:如果爱恨那么容易分离,原生家庭也就不会成为问题了。

所以塔拉在这本书里没有夸夸其谈自己取得的世界最高学府的学位,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像塔拉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物质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理应感激涕零才对。

但是塔拉对此丝毫提不起热情。

她像每一个曾经怯懦、崩溃、自我怀疑的我们,有什么东西不断地在我们内心腐烂,恶臭熏天。

直到她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她才开始张开拥抱新世界的翅膀。

那是教育给塔拉的新世界,那是她生命的无限可能。

愿塔拉的世界从此以后如意光明,也愿每一个你如鸟一般,不再负重,飞往远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豆瓣9.0分,这本书比你听说的还要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lq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