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个学员了,纵观以往的学员无非有这样的三大特质:
1、有着强烈的成长和进步的愿望;
2、愿意付出和采取行动的朋友;
3、对我们社群对我个人表示信任。
于是,为了第三点,为了不辜负那一份隔着千里万里,通过无线网连接在一起的信任,我决定更加用心和努力了。
这种感觉是越来越浓了。我对莎妹大致有所了解,从她的那一份盛情满满的社群申请书和视频观后感,我就已经认定这是一个:积极上进、愿意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行动者。
于是我进一步明确了她的动机,像一个间谍一样进行思考和打探,尽管不是十分明了,但是十分至少可以说中一分,凭借这一分的自信,我大胆做这样的推测:
1、曾经的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希望找回那一种自信和受人瞩目的感觉或者经历;
2、母亲的关爱和期待一直是自己心中强有力的源动力;
3、现在的工作遇到一些困难,对于业务不是很熟练,打算寻求突破口,比如提升口才。
于是,才有了果断的一系列行动,果断加入社群,果断找到我,果断付费,当然将来还会有一些更加果断的行动,比如果断进行积极练习,果断进行思考与总结,果断改正和完善,果断取得进步甚至成功,果断抱着奖杯,和母亲拥抱在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这比我曾经遇到过的一些男生要干脆得多,在我看来犹豫和纠结的人要么是改变的愿望不够强烈,要么是脑袋比较迷糊,考虑不清楚问题,要么就是患得患失,永远迈不出关键的那一步。“性格决定命运”,于是有的人一辈子被圈在圈里,有的人则可以在广袤的大地上奔跑,拥有无限的自由空间,还有无比丰富的风景。
对于莎妹的辅导,不再是以往的简单的录制电台节目,而是学思行相结合,有摄入,有输出,有练习,有巩固,有经历,有体验,有感悟,有成长,有进步,有能力和才华。
具体的要求如下:
1、每周至少三期节目;
2、每周至少一篇文章;
3、每周至少深入思考一个问题;
细心的人会看到“至少”这个关键词,言下之意就是越多越好,越多则意味着可以在一年的时间里得到更多次的点评与指导,当然关键是自己要有这样强大的行动力。截至目前在众多学员中我最为得意的莫过于jay,几乎保持每天一期的节目,同时善于进行思考和总结,体现出超过常人的学习能力,我也不止一次为其翘起大拇指。
时间周期:2016.8.12—2017.8.12,一年的时间真的不算长,很快就会过去,希望到明年的今日可以好好给自己一个交代,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you can do it!回到文章标题,你们想知道明年的她会是什么样吗?
请持续关注本帖,我会不断跟进评论,不断盖楼,直到建起一座高楼大厦,看着她在楼顶藐视群雄,笑傲风云。
网友评论
今天莎妹这期节目分享的是自己的小进步,和以往相比,她更加自信了,而且控场能力大大增强了。
其中对孩子的教学场景描述的很到位,我也好想和他们一起玩耍啊~
节目流畅度等各个方面有所提升,继续努力吧!
下一期节目开始,我会对莎妹的训练提出新的要求,期待吧!
宝宝处于自己的青春期会有违拗症的表现。
解决的问题:什么是违拗症?不同阶段如何应对孩子的违拗症(建立规则、栅栏法)?
书中的例子和生活中的例子……
涉及到方方面面,感觉真的好全面啊!
听完发现好有学问啊,受教了,谢谢分享!
前面描述“违拗症”的时候可以再简洁一些。后面说了好多的东西,围绕“儿童教育时段”存在的诸多问题和解决方法。
其实可以分开来讲,多录几期节目,比如:
1.什么是宝宝的违拗症?
2.宝宝不听话怎么办?
3.宝宝乱丢东西,打人该怎么处理?
4.宝宝不好好吃饭,父母该怎么做?
……
这期节目是经过事先的充分的准备的,这一点可以感受到。
简单的铺垫之后,来到电影情节和内容。
对电影情节的复述是比较到位的,也是比较完整的。
“从整理自己的房间到整理自己的人生。”
整理是需要有顺序:衣服、裤袜、书籍、纪念品……
五个方面的内容:
……
非常具有节目主持人的感觉,讲述十分到位,一边讲述,一边回忆自己的生活状况,让人很有听下去的意愿!
整理可以改变自己,改变生活!(由小即大。)
小时候被打的经历。
有一种和小朋友讲故事的感觉,体现了职业本色啊!
小时候因为顽皮搞了一场恶作剧,把沙子撒到小伙伴的眼睛里,妈妈追着要惩罚自己!
往事追忆起来,内心中感慨良多,也是一份有趣的回忆!
亮点:表述细腻,绘声绘色
不足:主题不算突出和明确(这不影响)没有锁定关键细节
评分:7.7
学习亿万富翁李笑来的文章有感,我也关注本周的话题:活在未来。
简单铺垫,随后讲出自己的故事:大三时找工作的经历,面对各种机会,各种思考和决策。对问题的考虑都比较深入。
思考了未来的趋势——未来我国会出现一个生育的新高峰,于是认为早教行业符合未来趋势,有着广阔的市场。
我们概括一下思路:李笑来的文章——自己的故事(大三到现在的思考)——简单总结。
这期节目按照10分打分的话,可以达到7.5分.
需要加强的是内容中各种选择的介绍比较琐碎,可以更加有条理一些,比如:当时我面对的是四个选择,一二三四分别做出比较,最后结果不言而喻。
开头的内容是很标准的。
讲了一个自己很“傻”的故事,其实这更多是善良,也没什么大的损失。花钱买教训,也不亏。
总而言之,你是一种成长的心智模式,这一点非常关键。
1.大学毕业之后找工作还是考研?
自己的选择和想法。
自己的朋友的例子。
投资回报率:博士>硕士
2.大城市vs小城市
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趁着年轻闯一闯!
“年轻多吃苦!”
3.企业的大小选择。
跟对人的重要性!
强烈推荐一本书《优秀到不能被忽视》,打造个人品牌,积累职场资本。
听,声音真好!(清晰明丽、如叮咚泉水清脆悦耳)
普通话很标准!
上台的尴尬,准备演讲,背稿子……紧张感
还有一些渲染,故事情节逐步推进,画面感比较强
细节把握得很好,和台下的人对视,中途忘词……
上班需要更多演讲和上台的机会,年会主持人,还是以背的方式来应对。
关键的还是需要随机应变,这些能力确实需要通过时间积累和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