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0,谈谈直观性问题。

30,谈谈直观性问题。

作者: 辫儿妈 | 来源:发表于2018-04-18 23:54 被阅读11次

本章的内容我很喜欢,曾经也思考过这个问题。直观性问题是可以直接在我的英语课堂上体现的,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实际化。课堂讲解的时候,利用某些可以用实体代替,让同学能够感受和感知的实体,让同学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一般来说同学们都会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同时也会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

本章深入的解释了直观性的问题。并不是我之前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曾想过,如果在课堂上带一些所谓的道具,跟课堂相关的物品,就能够更容易表达出我想要表达的内容,那么他们的印象就该更深刻一点。本章从五个部分开始讲解直观性的问题:

1、对于年龄较小的这个同学来说,他们的学习方式就是利用身体的直观感受,他们的思维模式还很浅层的,过于抽象的内容,是无法理解和体会的。因此直观性对于低幼的孩童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式方法。他们就能够通过,身体上接触和感受,然后转换为思维,最后形成思考。这也是为什么幼童都对一些可以用身体感知到的东西更喜欢的缘故,因为抽象的东西,他们是理解不了的。

直观性不仅需要体现在我们的课堂中,也要贯穿在整个认识的过程当中。浮于表面的直观表达只能引起兴趣,并不一定能带来深处的思考。

2、直观性并不是一定是贯穿于整个学生生涯当中,有时候他可能只是一种过渡手段。当孩童已经从最直观感受的层面带到抽象思维中,那么他对直观性的东西需求就不再那么迫切了。

3、如何从直观性层面慢慢转化为抽象性呢?首先它可以通过实物展示,然后过度到绘画。

他强调了绘画对于课程的重要性,特别是像数学应用题,如果孩子能够通过绘画的方式把应用题画出来,则反应他们清楚的知道题目的逻辑思维。有些同学那他可能没有办法画出来,这说明他并不理解这个题目的含义。

当然从直观性直接转换到抽象思维,并不是说我们完全就不需要了,其实这个方法可以一直使用在中小学的各个年级和课堂之中。只不过随着孩子们的思维深入和年龄增长,我们可能要表达的感情更加细腻一点,引发的思考也更加深入一点。

4、绘画相对来说还是挺直观的,如何从绘画再转换到抽象思维,也就是我们最终能够达到目标。一旦抽象的文字在孩子们头脑中的想象成一幅画面,那么他们就更愿意去思考和创造。

要达到这个目标,其实并不容易。特别是对于学习上感觉到困难的同学,他们的直观性思维还不够清晰,也就无法转换到抽象思维。最终,他们对抽象知识的学习是非常困难的,而这也是说他们学习困难的一个原因。

5、直观手段应该把这事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最主要和最本质的层面上,而不是只是浮于表面的,表达一些现象和知识。

最后他强调巧妙的运用直观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对于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有很高的考验。对于老师需要有很高的技巧和强大的敏感度,才能够游刃有余的操作这一点。对学生来说,他的思维转化也要足够迅速集中。

今天讲到的直观性内容,我曾经想运用到我的课堂中去,却都没有实现的很好,今天看了这一番的思考,发现任何事情都不是我想的和看到的那样简单,它背后的原理都是错综复杂的。对于我这个阶段,如果说够在课堂上利用直观性的方式,对于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是有极大帮助的,哪怕仅仅比较表面层次的吸引,对于我们班目前的状态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值得学习和运用的。

相关文章

  • 30,谈谈直观性问题。

    本章的内容我很喜欢,曾经也思考过这个问题。直观性问题是可以直接在我的英语课堂上体现的,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实际化。课堂...

  • 30.谈谈直观性问题

    看到冯老师给出作业的第一题是:简要介绍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刚好读到第30条建议,苏氏在此条建议中指...

  • 谈谈直观性问题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第30条建议里谈到了直观性问题,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课堂上使用直观性教学,要求老师有很高的科学和教...

  • 谈谈直观性问题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实际上我们是人类灵魂传授的使者,人类的文化靠我们传授给接受者。我们更艰巨的任务是如...

  • 20221214《给教师的建议》30.谈谈直观性问题(读书笔记 

    《给教师的建议》30.谈谈直观性问题(读书笔记 ) 关键词:直观性 培养注意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施加作用于思维,而直观...

  • 直观性教学手段应该是 “走心”的

    直观性教学手段应该是 “走心”的 读第30条《谈谈直观性问题》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怪不得苏霍在上一篇《怎...

  • 给教师的建议30

    30.谈谈直观性问题 培养注意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施加作用于思维,而直观性只有根据它刺激思维过程的程度,起着促进注...

  • 20230112《给教师的建议》30阅读笔记

    阅读摘抄: 谈谈直观性问题 培养注意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施加作用于思维,而直观性只有根据它刺激思维过...

  • 读《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三十)

    三十、谈谈直观性问题 培养注意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施加作用于思维,而直观性只有根据它刺激思维过程的程度,起着促...

  • 《谈谈直观性问题》读书心得体会(三十)

    今天读了苏老师第三十条建议《谈谈直观性》的问题。苏老师说:培养注意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施加作用于思维,而直观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谈谈直观性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qi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