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最难得的是终其一身都保持好奇,并且致力于用行动找到真相。
每一项技能都是有用的,相互赋能,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不给自己设限。
《达芬奇传》跨界奇才
达芬奇是跨界奇才的典范,与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
他不只是一名画家,还是一位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者。并且将艺术、科学、技术和想象力融为一体,这也是创造力的经久秘方。
带着执迷的热情,他投入了众多领域的创新研究,包括解剖学、化石、鸟类、心脏、飞行器、光学、植物学、地质学、建筑、水流,以及武器、音乐等!
因为画作太过出名,所以其它的才华被人忽略。比如由山体化石推测地理的运动;研究永动机、绘制运河水坝;数学开创多面体透视;绘制军事地图;发明里程记、护目镜、起重机、凹面镜用于加热;研究神经……
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将绘画艺术视为一门科学,他涉及的主题包括阴影、光线、颜色、色调、透视、光学和对运动的感知。
这幅壁画《最后的晚餐》,所有视线趋向都汇聚在耶稣的额头,这样,观看者的位置变化所造成的差异几乎感觉不到。
其中的人物不仅都有自己的情绪,还会被他人的情绪所影响。每个人既被别人影响,又影响着别人。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又一巅峰之作。
灵动的眼神,你会感觉人物在盯着自己,从一边移动到另一边时,人物的视线仍然跟随着你。
神秘的微笑,难以捉摸,像是看透了本质。微笑融入了达芬奇的解剖知识,上嘴唇上翘,需要肌肉的带动,结合了面部肌肉的影音晕染才画出来。
身后的山水,结合透视法,物体距离人眼越来越远时,会明显变小,颜色会变淡,且画面会变模糊。
这幅画看似自然,其实已经把解剖知识、绘画技巧、对山水自然的透视,全部融在其中,而且平衡得天衣无缝,以至于一开始几乎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
细腻的观察,离不开达芬奇的祖传好习惯,坚持做随身笔记,捕捉瞬间的灵感。并且不断地完善以前的作品。
拍卖画作
达芬奇对动物也有深入的研究,曾经解剖过马,观察过琢木鸟的舌头、蜻蜓的翅膀。
这幅熊的素描画,有立体感,很逼真。创作于佛罗伦萨1480年左右。是罕见的几幅落入民间的熊素描,用银尖笔作画。从毛发的方向就透露出达芬奇左撇子的习惯。
近期此画在香港展出,并即将在伦敦拍买,估值800-1000万英镑。很值得收藏,具有极大的投资价值,毕竟物以稀为贵,达芬奇的画作有限,且大多数保存在博物馆不能交易。
多相睡眠法
达芬奇发明了少睡多次的睡眠方法,每4个小时睡15分钟,一天所谓充足的睡眠也就1.5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创作发明的工作里。
一般人工作8h/天,真正用集中精力的不到4h,达芬奇的时间利用率一天相当于普通人的5天,每天都在快速超越昨天的自己。
天才也是要付出努力的,巨大的好奇化成了超人的驱动力。连天才都这么奋进,我们普通人也该珍惜每分每秒,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不睡懒觉,不闲玩手机;高效率的工作,空了阅读、写作,提升自己;找好的导师,虚心学习;留心需求,大胆发明。
感想
阅读本书,很感动,世界上真的有全才,觅见一位历史榜样。
曾经中学时期的我,期望将来什么都懂,不仅精通专业知识,在其他领域都有所建树。
后来到大学,发现掌握专业知识就很不容易了,梦想被现实打击。
现在工作的我,蓦然回首,正在成为通才的路上前进。因销售工作的加持,拥有自主的时间和精力,广泛涉猎各类知识。
如化学、金融理财,医学涉猎,文学阅读、写作、心理学、口才社交、语言学习、运动等,极大地丰富了内在。或许绘画的潜能也可以开发。
也许是潜意识一直记得曾经的想法,并且朝着目标默默实践。
《抱银鼠的女子》联想
达芬奇的好奇与观察很惊人,比如观察鸟类,发明飞行器。
其实中国历史上,庄子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观察大自然,例如北冥的鲲,御风飞行6个月,就有庄子对气流的观察。
对智者的智慧,简直顶礼膜拜,果然“小知不及大知”,需要永怀谦卑的心态。
推荐阅读:
《苏东坡传》
https://www.jianshu.com/p/4374aae6f684
庄子|逍遥游
https://www.jianshu.com/p/d38735cd24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