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机器人的发展,这是我思考的最妥善的看法。机器人夺了你的工作,你夺了机器人大脑。
*机器思维,就是技巧习得的固定模式。是一种快速抓住要点并固定化的套路。主要是用于各种技术技能,帮助人们在短时间内得到质变。
*人力资源则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和思考力。有着机器思维不可比拟的作用。
*举几个例子。
当你练车的时候,不需要有多么的老到,只需要严格按照点来开车,反复强化,反复练习,做到不压线不扣分即可。这是机器思维。
当你在进行矫正,或者批改修订时,不能看见文字是什么就是什么,还需要判断是不是笔误,符不符合逻辑。必要的时候予以更改。这是人力资源。
当你工作量大,无力承担的时候,通过互联网把任务外包出去,解放自己,去思考更重要的问题。这是机器思维。
当你需要运营团队,组建一个营销平台,里边各类人的不同分工以及相互磨合,这是人力资源。
当你按照传统模式,收集分析整理数据的时候,这是机器思维。
当你先上手操作,在一边发现,一边解决问题,向相关人员请教,这是人力资源。
*那么未来机器思维和人力资源,那个会更胜一筹呢?
简单来分析一下,按照目前机器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不久,机器人就会大规模使用,一方面淘汰了一些人,另一方面也解放了一部分人。可以说机器人会在很大程度取代机器思维的人。
从前机器思维和人力资源相互抗衡,而未来机器思维会逐渐衰退下来,弱化成一个思维工具。人力资源中的创造性和思考力会引领风骚。
我们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灵性,甘心成为工业化智能化的奴隶,而是要做有思想的人。
当阿里巴巴宣布进军机器人,预备研制天猫精灵的时候,机器人的暗潮已经涌来,我们无法不重视这个趋势。
天猫精灵,这个杯子大小的机器,可以整合支付宝,淘宝,菜鸟物流等等,通过现代网络把家用设备进行智能化链接。这代表着人的社交,感知和交易的极大重合,也标志着万物联通的大互联概念。
那么这是不是就代表,我们就会输给机器人呢?不一定,机器人把人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救出来,这是机器人思维的胜利也是人力资源进阶的开始。
人力资源在过去,只是代表劳动能力,代表一种原始野蛮的力量。现在人力资源更多的是一种爆发,对于创意创新的爆发。
他是未来引领财富的重要出路,别忘了智能化也是出自人力资源之手。思路和格局才是机器和智能横行世道的王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