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越来越在心中盘桓:时间是长了翅膀的鸟雀。它坚定不移地扎实于自己的跑道上,心无旁骛地飞速向前延展。
和时间一起昂扬阔步的还有我们膝下的孩子,似乎昨天才开始蹒跚学步,黑夜一过便顶着今天的朝霞步入初中的大门了。
进入七年级后,因学校离家稍远,曾考虑过让孩子骑单车去上学,也是为了培养他的自立性,但又考虑到途中要经过一条车流密集的交通要道,担心12岁的孩子车技不稳驾驭不了路况,便暂时放弃了这种决定。于是,在暑假就已买好的单车也暂时被搁浅,从小学四年级就不再接送的孩子(彼时小学距家很近)也再一次被接送起来。
因为接送孩子的缘故,也慢慢的与一位八年级孩子的妈妈结识了起来。平时遇见,我们会略谈一些孩子的学习状况,也因而看到了她的孩子,并在脑中留存了一些浅淡的印象。
这是一个13岁的少年,个头却已长到了一米七左右,足足比妈妈高出了一头,孩子话语不多,表情平静,从不见他与其他孩子在路上谈笑和打闹,脸上呈现出淡淡的安定,举手投足间散发出一种稳重的气场。
上周周五放学后,我再一次来到了学校门口来接孩子,也和这位妈妈再一次遇见。和往常一样,我们慢慢的又搭起话来,聊天中,她告诉我,她自孩子上幼儿园起,便开始做全职妈妈,一日三餐,接接送送,风雨无阻。
这其实也是很多父母们的写照,对子女的教育倾尽心血,全力以赴。
近几年来,教育和焦虑两个关键词被频繁提起,这是我们这代父母共同的焦虑。这样的焦虑其实也是当下社会的飞速发展造成的,今天的时代,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急剧膨胀,知识飞速更新,文化和价值观呈现多元,再加从上世纪70年代便延续下来的独生子女的特殊家庭结构,诸多时代的因素叠加在一起,便导致了我们这代父母对教育子女的过度聚焦和关注。
因此,这位妈妈的付出我着实可以理解,也没觉得有何不妥,至于一个家庭如何进行内在的分工,我觉得这是一个家庭特有的运作机制,是家庭内部成员根据自身情况互为碰撞与协调的结果,每个家庭也不必拘泥于一种相同的模式,别人也实在不必以流行的单一价值观去看待和评定。
但她接下来的话,还是让我有些吃惊。她告诉我说,她打算陪读儿子上学的全部过程,待儿子上大学后,就在他上大学所在的城市买一所房子,来照料他的饮食起居,等大学毕业后,再把陪读的房子卖掉,到儿子就业的城市再重新购置一套房子,就这一个孩子,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要做到紧密陪伴,从不分离。
听闻此言,我心中十分惊愕,又随之想到了她的孩子在我脑海中留存的印象,那暗含着一丝坚毅的脸再一次在眼前浮现,便不解地问她:“孩子上大学了,已经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为什么还要陪伴呢?”
这位妈妈回答说:“孩子从小就没跟我分开过,他上大学了,我会想他呀!其实我的孩子是很独立的,平时也让我们很省心。”
听到这里,我基本上洞察到了这其中潜藏的心理渴求,便笑着打趣她:“不是孩子离不开你,是你离不开孩子呀!”
我们一直在用心地培养下一代,竭尽全力陪伴孩子去开创未来的领空,待孩子长大后,却不知有多少大人还停留在思维的原点,不能及时抽离,出现了心理的断层,在孩子不再需要陪伴的阶断,还要继续参与和渗透,折射出自身心灵的盲点和无所适从。
这又何尝不是自我生命分寸的失守?是一种抽离了自我核心的失重?
孩子的羽翼会逐渐丰满,张开翅膀开拓自己的领空,他会有自己的生命思考,有自己预设的发展路线,在这条路线上也许又会有意想不到的叉点,有可能去迁徙,有可能被调离,也有可能会中途改变赛道,重做抉择,奔赴另一个彼岸。
孩子的心灵城池也会拓展出新的维度,逐渐深化着自己的思悟和感知,生长出更高级的心灵诉求,他需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浮躁时坐下来读书,冷静时用来思考,高兴时可以大声歌唱,忧愤时也可以放声悲鸣。
他也会组建自己的新家庭,不再眷恋于父母密不透风的温热,而开始痴迷一种新的热情,你若一如继往地给予追加,可能会败了他的性情。
而这诸多的变化都有可能会产生时空的挪移,原有的家庭关系和相处模式也肯定会发生裂变,客观世界在随时间推移变化,而父母却停留在原有的心理时区止步不前,当孩子挥舞着翅膀掀起一股逆风扑向你时,你会一下子失去重心吗?
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一文中描述了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儿子华安16岁那年去美国做交换生,把儿子送到机场和他告别时,龙应台心怀不舍地拥抱了他,但华安表情生硬,做妈妈的她明显地感觉到他在很勉强地忍受母亲的深情。
于是便有了她在文末中描述的那一段:所谓父女母子 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在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无论和谁,你也不能达到共生,勤劳而良善的妈妈,请找到自己的重心,归栖在自己的跑道上,心灵才不会失重。
作者简介:傲霜,爱文字,爱自由,愿行文如水,奔走如风,怀揣深情在光阴中款款而行。微信号:dongmei1378334 公众号:傲霜的时光印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