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内学文集觉醒想法
在《论语》里隐藏了两千多年的孔门心法

在《论语》里隐藏了两千多年的孔门心法

作者: 奔跑的刺猬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2-28 20:57 被阅读0次

刺猬先生 2020.2.28 版权所有。

鹅泉•靖西(后同)

本文是在之前五篇《孔子论语里的仁》的基础上创作的。在写那五篇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原来论语里有这样一个隐藏的孔门心法。原以为要到《大学》《中庸》《孟子》中去探究。

孔子一生推行“仁”,但如何保有仁心,似乎在论语里并没有明确的阐述。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刺猬先生在学习论语时,发现了被隐藏了两千多年的孔门心法。之所以说是被隐藏了,是因为历代对论语里一些关键句子解释的偏失造成人们无法获知孔子的这一核心教法。下面大家可以和刺猬先生一起探幽解密,发现全新的《论语》之仁。

据刺猬先生统计,仁字在论语(正文不含篇名)之中出现共有108次,“君子”出现107次,“道”字出现89次,“礼”字74次,“学”字出现65次,“德”字出现40次。所以在论语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并在不同上下文之中有不同的含义。我们先来整理一下易于理解的仁字的三个含义:仁心、仁行、仁政,然后再索隐探幽。

一、仁心

仁心,就是仁爱心,能平等地对待别人,以人为人,能推己及人之心。所谓“仁者,人也”的意思就是把人当人。仁心就是所谓的“人道”。其实孔子推行的仁政和仁行,就是为了能让所有人都能受到人的尊重。这也有可能是“仁”字是由组成的含义:两个人,你和我,同为人,相互尊重关爱。我们来看关于仁心的章句: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后略)

孔子明确指出:仁,就是爱人,有仁爱之心。再看:

3.3 子曰:“人而不,如礼何?人而不,如乐何?”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仁心,学礼有什么用?人如果没有仁心,学乐有什么用?没有仁心作为基础,礼乐只会成为服务于自私目的的外在手段,学会了,世上只是多了一个衣冠禽兽而已。所以我们从这句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仁心”最重要,仁心是一切的基础。没有仁心,不要学礼乐。我们再看孔子更激进的想法:

4.3 子曰: “唯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只有有仁心的人,才能喜欢一个人,才能厌恶一个人。这句应该理解为,有仁爱心作为底线,你可以喜欢一个人,也可以厌恶一个人,因为有了底线,你喜欢或厌恶一个人,也会尊重其独立的人格,而不会物化对方,不会把对方当作,而会把对方当作来对待。被一个不把人当人的人喜欢也是很危险的。有人可能会觉得被喜欢就行了,难道还要看喜欢我的人是不是仁者呢?喜欢我的人只要有颜值、有钱、有权、或者有能力就行了。实则不然,历史上有很多被帝王将相权贵喜欢但结果却是悲剧的人物,不少是因为喜欢人的人并不是仁者,并不把人当人。如果是仁人,有仁心的人,去喜欢或厌恶一个人,不会做出太出格的事情,仍然还会对其有基本的尊重。如果不仁的人去喜欢或厌恶一个人,那完全没有底线,可能会做出不把人当人的事。所以,从这句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不仁的人,根本就不配去喜欢别人,甚至都不配去厌恶别人。是不是非常极端?

但显然,无论是古往今来,孔子的让天下归仁的理想太遥远了。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受人口、国家、种族、民族、地区不平衡等问题的影响,使人类永远面临资源竞争的压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孔子的理想可能永远只能是个理想而已。所以曾子在年老之后,回顾一生说道: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在感叹,把推行“仁”作为人生的任务,这个任务真是太重了,离我们要达到天下归仁的目标,真是太遥远了。在两千五百年前,那些人生活和现在比起来是很原始、困苦的,但他们的人生目的可以说是极高尚的。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尘封,曾子的话依然如此真切,让人泪目。

二、仁行

说完了仁心,我们来看仁行。论语里有多处孔子就一个行为是否为“仁”的论述,被肯定的行为,基本就是孔子认为的“仁行”,人的行为规范。孔子崇尚的人的行为规范,包含礼乐等个人和社会规范。仁行规范里,主要包括:礼、孝、恭、忠、信、敬、学、訒。刺猬先生把关键的一些章句列在这里。这里多数是孔子说的,也有是孔子的弟子说的。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之本与!”

6.22 樊迟(略)问。曰:“者先难而后获,可谓矣。”

6.30 子贡曰(略)。子曰:“(略)夫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之方也已。”

12.1 颜渊问。子曰:“克己复礼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焉。”(略)

12.2 仲弓问。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略)

12.3 司马牛问。子曰:“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13.19 樊迟问。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3.27 子曰:“刚、毅、木、讷近。”

17.6 子张问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在其中矣。”

从孔子推崇的具体行为规范来看,这些都是人类和谐相处的行为规范,但这些行为规范显然要有“仁心”作为基础,没有仁心作为基础,这些行为是没有意义的。而这里包含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其实都是仁心的直接表现

三、仁政

孔子认为,君王应该有仁心、仁行,并在治理国家时推行仁政。这样国家和人民就会兴旺。但是孔子一生都没有实现他的目的。他的弟子也没能实现天下归仁的目的。作为大多数人,其实这个目标对我们并不切实。所以这里不论述了。

四、探究孔门心法

了解完仁心、仁行、仁政之后,刺猬先生发现论语里还有很多包含仁字的章句,这些章句里的仁字,很难用仁心、仁行、仁政去解释。有些章句里面的仁字在句子里不重要,不属于句子的主旨,我们可以忽略。但有些仁字明显是句子的核心内容,不能被忽略。经过探究,刺猬先生发现了,其中隐藏了一个重要的孔门心法。这些章句历史上虽有对其解释,但这些解释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并可能自相矛盾,这就造成了这个重要的孔门心法一直被隐埋。下面刺猬先生带大家一起来探究。先把这些有关的章句列出来,一共13条,对这13条的理解极为重要,是孔子对仁的核心含义的阐述,也是孔门心法的精髓所在: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

4.1 子曰:“里为美。择不处,焉得知?”

4.2 子曰:“不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者安,知者利。”

4.4 子曰:“苟志于矣,无恶也。”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6 子曰:“我未见好者恶不者。好者,无以尚之,恶不者,其为矣,不使不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矣。”

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6.23 子曰:“知者乐水,者乐山。知者动,者静。知者乐,者寿。”

7.30 子曰:“远乎哉?我欲,斯至矣。”

9.29 子曰:“知者不惑,者不忧,勇者不惧。”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15.36 子曰:“当,不让于师。”

被误解千年的里仁

下面我们来分析:

4.1 子曰:“里为美。择不处,焉得知?”

这一条按照传统的解释,里被解释为百姓聚居的地方。朱熹的解释:“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翻译成白话:周围邻里如果有仁厚的风气是极好的。选择住处的时候,如果不去住在这种地方,人的是非心(价值观)就会出问题,从而失去智慧。

张居正的解释:“若卜居者,不能拣择仁厚之里而居处之,则不知美恶,不辨是非,起心昏昧而不明甚矣,岂得谓之智乎!"张的解释和朱的解释基本相同,不翻译了。

这个解释虽然看上去有合理的一面,但仔细想一下,会觉得很荒谬。选择有仁厚之俗的地方居住,那么应该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才有意义,因为小时候价值观、是非观还没有建立起来,这样从小居住在有仁厚之俗的环境里,对小孩的价值观建立很有影响。不是说大人要去有仁厚之俗的地方居住,孔子周游列国,孔子的弟子也积极参与国家社会工作,不可能待着不动,那样就成避世了,不符合儒家入世的理念。如果是讲的小孩教育问题,那么就应该在小孩小的时候或者未出生之前就搬家,搬到有仁厚之俗的地方去住。那么问题来了,都谁要搬过去?不可能就母亲和孩子搬过去,父亲、爷爷、奶奶是不是也要搬过去?“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不搬过去,“亲亲(亲爱亲人)”怎么示教?所以必须一起搬家,不然孤零零一家不适合小孩成长。如果爷爷奶奶也搬过去了,那叔叔大伯是不是也应该搬过去,要不然你家孩子可以“亲亲”了,你兄弟家的孩子怎么教育呢?古代基本都是一个家族在一个地方聚集居住,所以要实现朱熹说的“里仁”,那要进行一次大的搬家活动:到有仁厚之俗的地方去住!我们知道,在孔子看来,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有仁厚之俗的地方应该不多,如果非要找,可能当时也只能找到有限的几个合适的地方。那么这样的搬家,很可能是跨区域跨国家。这在当时的国家制度下现实吗?当时农业社会,重新在新的地方找到谋生的方法、找到耕种的土地容易吗?古代,人们对土地的依附,受地方的限制只会比现代更严重。所以,如果是去居住到有仁厚之俗的地方,那么能实现这种目的的家族也极其有限,应该是极少数家族才能实现,基本不具有实际的操作性。

所以,如果把“里仁”解释为,居住到有仁德的地方,那么这一节对绝大多数人没有意义。如果说“里仁为美”纯粹是孔子对有仁厚之德的地方的赞扬并不是劝人搬家,那么后面的“择不处仁”就解释不通了。因为后面显然是在说,如果你不选择处于有仁厚之俗的地方居住,知(智)都没有了,那说明后果很严重啊,必须搬家。我们知道有个传说“孟母三迁”、“孟母择邻”的故事,这个故事史学家基本认为是凭空臆造,事实上孟子43岁之前的一切活动均为空白。就算是有类似情况,也是极特殊的,不足以推广。至少孔子、颜回和曾子小时候都没有这样的记载。虽然现代人为孩子买套学区房对孩子将来升学有很大帮助,但远在春秋时期的孔子也被开放商喊来站台恐怕有些超出想象了。并且这一节是论语第四篇的开篇一节,如此显著的位置放一个没有实际价值的方法,实在是不合常理。

现在刺猬先生来分析这句。这句里有“里仁”和“不处仁”两个词,如果把解释为“居于”或“处于”,说的是心的两个状态,那么这句解释为:(心)居于“仁”是很美好的,如果你选择心不居于仁,你怎么能知道(心居于仁的)美好呢?这完全是在讲内心的状态。这样,我们就不必搬家搬来搬去了,一旦我们搬家到了有仁厚之俗的地方,过一阵子,乡里风俗变了,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搬呢?

“里仁”按刺猬先生的解释,就是让心居于“仁”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里,是极好的。这种解释才能作为第四篇开篇之意,是对仁的赞美,就是告诉大家,“里仁”是极好的,大家来学吧!

不违仁何其难也

通过对“里仁”的分析,刺猬先生觉得这里的仁的状态,不能用仁心来解释,仁爱心不是一个心理状态,而是一种性格特质。说一个人有仁爱心,并不是简单指这个人对某个人表现出仁爱,而是指这个人有仁爱的性格特质。但在4.6中孔子提出用力于仁,仁爱心是人的性格特质,是不需要用力的,你去问有仁爱心的人,他/她一定不会是因为一直在用力保持仁爱心才有仁爱的行为的。性格特质不需要用力,所以用力于仁的仁就不应该是指仁爱(心)。就象如果你有吝啬的性格特质,这个吝啬是不需要你用力就有的。而孔子这里说的“仁”的状态是需要用某种力去维持才行。有了这些怀疑,我们继续看:

4.5 子曰:“(前略)君子无终食之间违,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5 孔子说:君子就算在很短的时间里也不会违仁的,匆忙仓促之间也必不会违仁,困顿挫折之时也必不会违仁。这里可以明显看出,“仁”不能解释为仁心,因为仁爱心,以人为人,不需要吃饭之间也要记得的。所以,这种仁的状态刺猬先生称之为“里仁”状态。里仁和仁心是不同的。君子的“里仁”状态是连续的,就算是吃顿饭的工夫之间都不会中断。孔子继而说,不论遇到什么紧急的事情仓促的情况,或者人生遇到什么挫折,这种连续的状态都不会被中断。这里其实是给“里仁”定了一个目标,就是连续无有中断,不管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都不中断。所以里仁的仁是不能解释为仁爱心的。

接下来,我们看6.7,因为理解6.7是理解4.6的前提

6.7 子曰:“回也,其三月不违,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6.7 孔子说,颜回的心可以三个月不违仁,其他的人一天就不行了。日月至焉的意思是太阳出来或月亮出来,就是早不见晚,晚不见早的意思,不到一天。可见,“里仁”是很难连续维持的状态,而仁爱心是一个性格特质,不需要连续维持。“里仁”究竟有多难呢?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能坚持三个月以上的,基本已经达到4.5里所说的君子的状态了。但其他人差得很远,一天不到就不行了。从这句可以看出来,孔子是教了一些弟子去“里仁”,但绝大多数弟子都不行,一天不到就“已矣”结束了。

再来看4.6:

4.6 子曰:“(前略)有能一日用其力于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4.6 孔子说:有人能一天之间在“里仁”的状态上用力吗?这是反意疑问句,孔子的意思是没有或者很少。这个正好参见4.7,4.7里说绝大多数人坚持不了半天,所以这句是反意疑问句,孔子的意思是几乎没有(除了颜回)。但是孔子又说:我没有见过力不足的人,可能有这样的人(力不足的人),但我没见过。这句话象是在鼓励弟子,让弟子们努力去用力于“里仁”。这样,引出一个问题,一方面孔子说“里仁”很难,另一方面又说大家都没问题,不会是力不足。关于“力不足”的问题,论语里还有一句和“力不足”相关,就是6.12:

6.12 冉求曰:“非不说(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

这句翻译成白话: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老师您的方法啊,是我力不足。孔子说:力不足的人是走到一半不能继续走下去,半途而废。可你根本不是力不足,你是画地为牢,裹足不前!可以看出孔子是非常反感弟子以力不足为借口而不去练习“里仁”的。很可能孔子也教了冉求“里仁”的方法,但是冉求可能只是试了一下,发现太难了,就以力不足为借口不想学了。但是“里仁”非常难吗?显然应该也不是,为什么呢?因为孔子一些弟子都试着做了,因为在6.7里“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说明有其他学生至少坚持了半天。所以,看来“里仁”并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但是很难坚持。我们看7.30,正是说明“里仁”并不难:

7.30 子曰:“远乎哉?我欲,斯至矣。”

这句是说,要想达到“仁”很难吗?只要你想做,马上就成了。但是这句后面没有说多数人“日月至焉而已矣”,目的是鼓励弟子去学“里仁”。这里的“仁”,不能解释为仁心、仁行,那样应该改为“我欲仁,斯仁矣”。从这句可以看出孔子说的仁是很容易达到的,但极难守之。

里仁的核心内容

再来看:

4.2 子曰:“不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者安,知者利。”

按某些书上的解释:不仁的人,不能长久的处于贫困中,也不可以长久的处于安乐。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利用仁。刺猬先生对这个解释有异议。首先,约,应该解释为约束,当然贫困也是被约束的一种方式,很多事情没钱都办不了,但对于本来贫穷的人来说,因为他没有经历过富有,所以他不会感到受到太大的约束,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只有看到别人富有的生活并且自己产生强烈的想要的欲望时,才会感到受到钱的约束。另外,富人也同样可以感到被约束,比如一个富人原来是可以坐自己的私人飞机旅行,但忽然公司财务出了问题,私人飞机被抵债了,那他出行就只能做民航班机,虽然他可以坐头等舱,在普通人来看,还是属于富人,但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约束。所以本句的约,应该是指约束,并不是指贫困,穷人和富人都有可能在某个时间里处于“约”的状态,包括受钱的限制,甚至人身自由的限制。其次,后面两个字,刺猬先生觉得应该是表示停顿,不是指“人”。利,应该是有利于的意思,不是利用的意思。这句的“仁”,既不是指仁行也不能用仁心来解释,应该是“里仁”的意思。所以这句翻译应该如下:不里仁的人,不能长久的处于被约束的状态,不能长久的处于快乐的状态。里仁,就是(心)安于仁,智,能够有利于(心安于)仁。为什么不里仁的人不能久处约呢?不里仁的人,心不能安,长期被约束后会产生很多想法,久了什么出格的事情都可能做出来。又为什么不能长处乐呢?因为不里仁的人不知道让心安静下来,所以长久的快乐他一定会过度做乐停不下来,超乎正常的范围。所以从这句里,我们似乎找到了一个“里仁”的方法,就是让心安,包括处于安静之中,也包括从动的状态中稳定下来。再看这些带字的章句:

6.23 子曰:“知者乐水,者乐山。知者动,者静。知者乐,者寿。”

9.29 子曰:“知者不惑,者不忧,勇者不惧。”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9.29被包含在14.28之中。这三句其中的者字可能有两种解释,一、者是指人,那么这句就是在说仁人的特征。二、者表示停顿,虚词,如果取这种解释,这句就是在描述“仁”、“知(智)”和“勇”的特征,并不是说仁人的行为。我取后者,“仁”、“智”、“勇”可以是人心的三种特性,从14.28也可以看出,是在说君子(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并不是指三个不同的人,所以者字不应解释为人。只是喜欢游山玩水就成仁人智士了似乎有些一厢情愿了。

再看这些章句里的仁字,似乎是不能解释为仁政、仁行、仁心,应该按“里仁”来解释,那么“里仁”的状态又多了几个端倪:不忧、静、寿、山。提到乐(yuè),说明孔子要通过音律来比喻仁和智的状态,和16.5 之中的“益者三乐,损者三乐”相通,是孔子通过礼乐教化学生的记录。寿和山可以理解为稳固不动的意思。那么“里仁”的状态可以理解为:静、稳固不乱。忧其实是心乱的一种表现,不忧就是心稳固不乱。再看: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

这句是说,在言语上或表情上故意去讨人喜欢,这种行为很少有仁。这里是对表里不如一和阿谀献媚的否定。可以说,阿谀献媚不是仁的表现。这里的仁不应该是仁爱心的意思。如果归为“里仁”,那“里仁”又多了一个特性,和巧言令色相反的一个字:诚。凡巧言令色,基本上是谎话骗人,不诚实。论语里有“巧言乱德”也是对巧言的否定。所以“里仁”应该包含“诚”的含义。再看:

15.36 子曰:“当,不让于师。”

不让于师在一般情况下是对老师的一种失礼,但是孔子说在“当仁”这个前提下,可以不让于师。显然我们这里也不能把“仁”理解为仁行。因为行为上,没有哪一项会和老师有冲突,尤其老师是孔子,因为孔子在教学生,是听者的老师,所以这句的意思是,当仁之时或在仁这个前提下,你们,指听者即孔子当时在场的学生,可以和我争论或反对我。这里的仁不应该是仁政仁行,也不应该是指仁爱之心,如果归为“里仁”,取1.3里的的含义,这句可以解释为: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诚的心态,实事求是,就算是和老师的意见不同,也不需屈从,因为你是诚(直)心的,并没有故意歪曲,所以在这个的前提下,你可以和老师争论。这句不能解释为遇到需要仁义之行的时候,学生们你们先上,不必对老师谦让。哈哈。再看: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矣。”

这句按传统解释:人们犯的错误,是根源于各自不同的利益。看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仁还是不仁了。这里把党解释为利益团体,后面的观过,解释为判断是否为仁的方法,这样是有点小矛盾的。这里的“党”字,应该是指“类”的意思,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应该解释为不同类型的人容易犯不同类型的错误。比如胆小的人,容易犯“不勇”的错误。吝啬的人,容易犯多拿多占的错误。嘴利的人,容易犯言不訒的错误。无礼的人容易犯不克己复礼的错误。孔子论语里所说的仁行,基本都有对应性格的人会犯和这类仁行相反的错误,当然有人会犯很多种,比如刺猬先生。那么,观过,斯知仁矣,并不是说通过观察别人犯的错误,知道这个人是不是仁。那样的话,这句话应该改成:“观过,斯知仁矣”。因为已经说是观过了,怎么还有可能是仁呢?或者改成“观行,斯知仁矣”,因为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才能判断这个人是不是仁,但和前面半句接不上,前半句在说过错。所以这后半句,刺猬先生认为应该是:时时观察自己的过错,这就是(里)仁。为什么观察自己的过错就是里仁呢?人如果不停的反省自己的言行,发现自己的错误,就能使心经常回到“仁”的状态上,时间长了心就稳固了。时时反省就是“里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就是观过。这句的完整解释:每个人经常容易犯的错误都会和人的性格习惯相关,时时观察自己的错误并警醒,这就是仁。再看:

4.4 子曰:“苟志于矣,无恶也。”

立志要践行里仁方法的人,是没有什么特别厌恶的。这就是指一种平等心。刺猬先生觉得“无恶”里面包含很多内容,现在暂时不解读太多。

里仁心法

好了,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里仁”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安、静、稳固不乱、诚、观过、平等心

从这些特征来看,要“里仁”,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能止能安。心能够从纷乱之中静止下来

2,有定力、心稳固不乱。心要能保持安定稳固,不能被紧急突发事件打乱

3,诚。对人对事要表里如一

4,平等心。平等无偏爱无偏见的客观心

5,观过反省。要时时观察自己的心和身,保持警醒

这些都是修心的方法,是要学者时时刻刻保持安静、稳固、警醒、客观的心。这就是刺猬先生称之为的孔门心法里仁心法。任何人都可以马上开始这个练习,就是所谓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但你练习一下试试,就会发现“日月至焉而已矣”,坚持不了多久就不行了,无法一日用力于仁。当时古代人的生活比较简单,孔子的弟子又多是有基础的学生,他们都坚持不了半天。现代人生活节奏这么快,面对的诱惑这么多,能坚持一个小时都难。但是通过不断的努力,会有进步。

如果一个有仁心的人,通过孔子这个方法,达到三个月不违仁,那他一定可以被称为君子。那他一定可以“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用曾子的话来说就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用苏洵的话来说就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才是孔子说的“里仁为美”!

刺猬先生今天发现的这个孔门心法,是孔子在世之时就教导他的弟子的,但很可能不是全部弟子,是少数的弟子。并且刺猬先生也有猜测认为,孔子并不是在一开始就教导这个方法,很有可能是后来才教这个方法。但不管怎么样,这个方法以一种分散隐晦的方式被记录在论语里了。只是后来,由于时代久远,经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再加上汉初“儒者”对儒家理论的肆意改造,以及汉字本身的多义性,这个极重要的里仁心法一直被埋没在论语之中达两千多年。今天,刺猬先生探幽索隐,如与圣人赤身相见,可谓人生一大快事!

相关文章

  • 在《论语》里隐藏了两千多年的孔门心法

    刺猬先生 2020.2.28 版权所有。 本文是在之前五篇《孔子论语里的仁》的基础上创作的。在写那五篇开始的时候,...

  • 孔门心法——认识孔门的心地法门

    (1)认识孔门的心地法门 儒学、儒家、儒教,或者是孔教,成为东方文化的支柱。本文主要对孔门心法进行初探。 孔门心法...

  • 记录和学习《典籍里的中国》之《论语》

    文/莲柔漪 《齐论语》是《论语》最古老的版本之一,在汉末魏晋时期就失传了。 “因为《论语》主要记得是先师孔子和孔门...

  • 帮是人情,不帮是本分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孔子在两千多年...

  • 摘抄句子

    我们早忘了两千五百多年前那场鸡飞狗跳的战争,但我们将永远记得,在那场战争中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孔门师徒的乐音、歌声、...

  • 归期不问,如风,八千里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相比于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时代,如今的现代化生活,大大...

  • 孔门心法,直指内心

    昨晚上教孩子们读学而第二章,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

  • 论语新视界032|不懂别装懂

    一起来,学《论语》! 《论语》里讲的一些道理,虽然已经历两千多年,其实很简单易懂,有一些甚至跟现在大白话差不多。比...

  • 4月读后感 读《论语》 卿知

    昨天晚上和朋友聊天,说起最近学习打卡的《论语》时,他说了一句:“论语传承了两千多年啊!”我接了一句:“是呀,是呀,...

  • 向孔子学做好老师 ----读《论语》和《孔子是个好老师》

    众所周知,《论语》是一部国学经典,这本书主要以语录体的方式记载了两千多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论语》是我们了解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论语》里隐藏了两千多年的孔门心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mr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