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内学文集
孔子论语中的“仁”(四)

孔子论语中的“仁”(四)

作者: 奔跑的刺猬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2-25 17:10 被阅读0次

    刺猬先生 2020.2.25 版权所有

    布糊画(非遗)

    从前文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在论语里提出了若干条“仁”的行为(以下简称仁行),并在教学过程中教给部分学生一些使心能够处于“仁”的状态的方法(以下简称里仁),但是里仁并不能在论语中找到直接的详细记载。所以我们还要再回顾一下之前被暂时放下的有“仁”的章句,以便详细分类挖掘。孔子在论语里的“仁”,除了仁行、里仁还有就谈到治国时所指的仁政,是孔子理想中治理国家应该实行的政策,离我们有点遥远,暂且先不讨论。我们继续细分一下仁的含义。我们先看3.3:

    3.3 子曰:“人而不,如礼何?人而不,如乐何?”

    这句的意思是,人如果不仁,学了礼又能如何呢?人如果不仁,学了乐又如何呢?显然,孔子是指仁心,有仁心,礼和乐才有用,没有仁心,礼乐只是外在行为,没有意义。仁心既不是指上述的仁行,也不应该是指“里仁”,应该就是指通常意义上的仁慈之心,可称为仁心

    12.1 颜渊问。子曰:“克己复礼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焉。为由己,而由人乎哉?”

    “克己复礼为仁”和3.3的意思似乎是有矛盾的,一句说礼乐不能怎样,一句又说克己复礼是仁,显然12.1里的仁是指仁行,因为孔子知道颜回是有仁心的,所以他在行为上只要去实践克己复礼,就行了。再看: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按某些书上的解释:不仁的人,不能长久的处于贫困中,也不可以长久的处于安乐。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利用仁。刺猬先生对这个解释有异议。首先,约,应该解释为约束,当然贫困也是被约束的一种方式,很多事情没钱都办不了,但对于本来贫穷的人来说,因为他没有经历过富有,所以他不会感到受到太大的约束,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只有看到别人富有的生活并且自己产生强烈的想要的欲望时,才会感到受到钱的约束。另外,富人也同样可以感到被约束,比如一个富人原来是可以坐自己的私人飞机旅行,但忽然公司财务出了问题,私人飞机被抵债了,那他出行就只能做民航班机,虽然他可以坐头等舱,在普通人来看,还是属于富人,但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约束。所以本句的约,应该是指约束,并不是指贫困,穷人和富人都有可能在某个时间里处于“约”的状态,包括受钱的限制,甚至人身自由的限制。其次,后面两个字,刺猬先生还是觉得应该是表示停顿,不是指“人”。利,应该是有利于意思。这句的“仁”,既不是指仁行也不能用仁慈之心来解释,应该是“里仁”的意思。所以这句翻译应该如下:不里仁的人,不能长久的处于被约束的状态,不能长久的处于快乐的状态。里仁,就是(心)安于仁,智,能够有利于(心安于)仁。为什么不里仁的人不能久处约呢?不里仁的人,心不能安,长期被约束后会产生很多想法,久了什么出格的事情都可能做出来。又为什么不能长处乐呢?因为不里仁的人不知道让心安静下来,所以长久的快乐他一定会过度做乐停不下来,超乎正常的范围。所以从这句里,我们似乎找到了一些“里仁”的方法,就是让心安。再看之前发现的带字的这几句: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这些仁字,似乎是不能解释为仁政、仁行、仁心,应该按“里仁”来解释,那么“里仁”的状态又多了几个端倪:不忧、静、寿、乐山。寿和山可以理解为稳固不动的意思。那么“里仁”的状态可以理解为:心安、心静、心稳固不乱。忧其实是心乱的一种表现,里仁的心不会有忧。再看: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是说,在言语上或表情上故意去讨人喜欢,这种行为很少有仁。显然,这里是对表里不如一和阿谀献媚的否定。可以说,阿谀献媚不是仁的表现。这里的仁不应该是仁慈心的意思。如果归为“里仁”,那“里仁”又多了一个特性,和巧言令色相反的一个字:诚。当然归为仁行似乎也可以,就是仁行里包括诚实。再看:

    15.36 子曰:“当,不让于师。”

    不让于师在一般情况下是对老师的一种失礼,但是孔子说在“当仁”这个前提下,可以不让于师。显然我们这里也不能把“仁”理解为仁行。因为行为上,没有哪一项会和老师有冲突,尤其老师是孔子,因为孔子在教学生,是听者的老师,所以这句的意思是,当仁之时或在仁这个前提下,你们,指听者即孔子当时在场的学生,可以和我争论或反对我。这里的仁不应该是仁政仁行,也不应该是指仁慈之心,如果归为“里仁”,取1.3里的的含义,似乎能解释的通: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诚的心态,实事求是,就算是和老师的意见不同,也不能屈从,因为你是诚心的,并没有故意歪曲,所以在这个上,你可以和老师争论。这个解释看上去比较绕,以后讲到《中庸》的“自诚明,自明诚”读者自然就能明白了。再看: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矣。”

    这句按传统解释:人们犯的错误,是根源于各自不同的利益。看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仁还是不仁了。这个解释把党解释为利益团体,后面的观过,解释为判断是否为仁的方法,这样是有点小矛盾的。这里的“党”字,应该是指“类”的意思,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应该解释为不同类型的人容易犯不同类型的错误。比如胆小的人,容易犯“不勇”的错误。吝啬的人,容易犯多拿多占的错误。嘴利的人,容易犯言不訒的错误。无礼的人容易犯不克己复礼的错误。孔子论语里所说的仁行,基本都有对应性格的人会犯和这类仁行相反的错误,当然有人会犯很多种,比如刺猬先生。那么,观过,斯知仁矣,并不是说通过观察别人犯的错误,知道这个人是不是仁。那样的话,这句话应该改成:“观过,斯知仁矣。”,因为已经说是观过了,怎么还有可能是仁呢?这后半句的解释应该是,时时观察自己的过错,这就是仁。为什么观察自己的过错就是仁呢?其实人如果不停的反省自己的言行,发现自己的错误,就能使心经常回到“仁”的状态上,时间长了心就稳固了。时时反省就是“里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就是观过。这句的完整解释:每个人经常容易犯的错误都会和人的性格习惯相关,时时观察自己的错误并惊醒,这就是仁。

    好了,通观论语所有带仁字的章句,刺猬先生整理出孔子所说的四种“仁”的含义:

    一、仁行,孔子崇尚的人的行为规范,包含礼乐等个人和社会规范。

    二、仁心,和通常说的仁慈心类似,是人的一种性格特征,能平等地对待别人,以人为人、对人如对己。仁心,是仁心最核心的。

    三、里仁,一种连续的心理状态,论语里没有直接描述,但据刺猬先生的挖掘,应该包括以下的状态:安、静、稳固不乱、诚、观过

    四、仁政,孔子理想的国君治国政策。

    这四类“仁”的含义是不能混淆的,混淆之后会造成语义不明,产生矛盾。里仁的解释,是以前鲜有人明确指出来的,也只有这个解释才能合理的解释4.1、4.5、4.6、6.7、7.30之中的“仁”,可以说是因为误解而失传的孔门心法。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论语中的“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gd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