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妈宝男的新闻层出不穷,大家也在生活中对遇到同样类型的人嗤之以鼻。
其实在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长不大的孩子(Puer Aeternus)。
还记得小时候的动画片里有个长不大的孩子吗?他叫做彼得 • 潘。
现在,已经有的人总结了那些长不大的孩子们,都有的一种特征—彼得潘综合症。
网图侵删他们的具体特征表现在:
仍长期滞留在青少年的心理情况之中,十六七岁孩子身上的正常心理现象仍在之后的生命中占据主导,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对母亲的依赖。
冯•弗朗茨预测过,在未来几十年中,“长不大的孩子”会蔓延到世界各地,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西方男性,已经有很多年轻人在学业、社交、精神、经济等各方面陷入了困境。
这种症状甚至被成为现代的精神官能症。
因为现代与古代不一样,有人曾经说过,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入会仪式是现代社会生活与传统的不同。
在远古的部落里就有了关于遏止这种情况的仪式。
经过部落的深思熟虑,由最年长的男性(文化之父)主持的族群成人仪式。
弥尔恰•埃利亚德在 《仪式与成长的象征》书中描述到:
午夜,部落文化之父装扮成神或者恶魔,把年轻人从床上抢走带到深洞里活埋或者陷入某种文字意义上的黑暗。
这么做目的为了年轻人在象征式的死亡(童年死亡)中形成重生的仪式,获得更成熟存在的标志,给予年轻人状态的转变。
长老会教授他们智慧和知识,让他们在荒野中独自生活数月,用于帮他们克服恋母情结。
当他们再回到部落时,意味着不成熟和依赖将会不再被接受。
从身体上,然后心理上,把少年与母亲分开。
意味着,“失去了天堂,失去了不负责任的快乐。”
并表明,
You can 't go home again.
随着到达了现代,这一缺点也开始多元化。
传统意义上,母亲一直保持着与孩子更多的身体接触,对孩子身体和情感上的痛苦和需求上更有教养、安慰和同情心。
这跟孩子之间的体验内化为情绪,形成了超越了自我控制的充满感情的能量团。就很容易变成所谓的“恋母情结”。
然后,那些“长不大的孩子”就会开始努力创造自己的熟悉而舒适的虚拟空间,比如互联网、电子游戏……
而因为在传统意义上与父亲并不会产生这种情绪依赖的关系,再由于取消了部落的成年仪式。
年轻的孩子会向父亲求助提供成年机会,但是现实生活大多数父亲不会提供这样的机会。
孩子也需要在这个世界上看着父亲,孩子也需要父亲向他们展示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工作,如何从逆境中恢复过来……孩子们需要通过外在的塑造和直接的肯定来激活他们内在阳刚之气。
这里的“父亲”,其实泛指为周边的大人,小朋友会模仿大人们的行为语言,不断地受影响。
我们培养的不应该是刻版印象中男人的模式,而更应该以身作则,做到坚强,独立,在感情是以身作则。
教授孩子人独有的好的特质。
证明在世界上有值得追求和奋斗的东西,成功摆脱童年的舒适,去更值得的地方。
不做生活的被动者,也不要追求短暂的快乐去减轻自己做“长不大的孩子”的痛苦。
在发展中提供资源、保护和指导,使他们脱离父母关怀的舒适范围内,这样才能保持人类本性的关键平衡不被破坏。
在《寻找我们的父亲》书中提到,其中仅有17%的美国男性报告说在年轻时与父亲有着积极关系,大多数,父亲在物质上或情感上都是缺席的。
心理治疗师詹姆斯•霍利斯在反思这项统计时写道: “如果这个惊人的统计数字接近事实,那么大自然的关键平衡之一就发生了一件巨大而悲惨的事情”。
正是说的这个平衡。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这事你可以自己决定”。告诉他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并且,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识或经验—那就要提供给他们。这才是教育者应有的态度。 ——阿德勒
如果孩子以后学习的都是“长不大的孩子”,那将会是多么悲惨……
〔无戒学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