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是师太82年发表的小说,最近因为马伊琍主演子君一角重新火了起来。电视剧与小说全无联系,要不是版权是师太的,很难想象当初炙热的小说会翻拍成如此的模样。
小说主线是子君与涓生离婚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小说平而顺实,简单地讲述下很快就把人物展开。子君大学期间就与涓生结婚,期间孕育了两个子女名为安儿、平儿。美满的家庭惹人羡慕,但是涓生的出轨是突然的。小说开始,涓生一再让子君中午等他,结果子君跑去闺蜜唐晶密会。等回来以后,涓生不耐烦的语气,收拾好行李直接说离婚。
子君的性格随着十多年的婚姻变得平顺,对于职场乃至生活少了一点烟火气。涓生在外面有女人这事已然传得沸沸扬扬,唯独她自己不知道。安儿批评她说道:"你辛苦吗?我不觉得,我觉得你除了喝茶逛街之外,什么也没做过。家务是佣人做,钱是爸爸赚,我们的功课有补习老师,爸爸自己照顾自己。妈妈,你做过什么?"
面对突然的变故,换做一般的女人大吵大闹。唐晶赶过来安慰她,她不争气的辩解。唐晶说错是一定有的,世上有人愿意承认错误呢?自然都是挑别人的不对。子君有点生气,责怪唐晶没有帮自己说话。唐晶说这些事迟早是要经历的,长痛还不如现在就受苦。子君结婚这几年已经大不如前,很多事情少了视觉。但她终究像师太笔下的其他女人一样聪慧、懂事,举手投足间就是精致的典范。
涓生的父母出场劝阻,他大发雷霆说这婚是必须离的,然后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子君说我可由不得你侮辱,我也不希望你回头。后来涓生把补偿的五十万缩到三十万;因为诊所刚起步,很多器材需要进货。子君在美孚边上找了一个住所住着,唐晶作为闺蜜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
唐晶替她伪造了履历让她进了公司。涓生等人以为子君上班不过是兴头,要不了多久就辞职。但是从四千多的工资到两年后的六千多,子君用自己的方式活得很好,而且这两年让她容光焕发。涓生再碰到子君那天,他说子君你回到了大学的样子。离婚以后,涓生过得并不幸福,与辜玲玲的吵架让他身心俱疲,加上八卦杂志的报道,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涓生想过复合,子君已经铁了心离开。虽然她一直是不记仇的女人,对于涓生已经提不起兴趣。
子群是子君的妹妹,性格上有十三点,喜欢洋人,也被洋人骗,进过派出所有过自杀,最后还是嫁给了洋人。所幸洋人是好脾气,教历史住学校的公寓,也算获得幸福。子君工作以后整个人的气质发生了变化,追逐的男人已经不是一两个。八十年代港女嫁给洋人不是稀奇的事,因为大家都在为了落籍外国努力勾搭洋人。子君不喜欢,妹夫以为子君的不喜是害羞,直夸她好。
这一切就像重新打开了一个世界。子君的生活不仅有了起色也有了新的朋友圈。师傅张允信是一个同性恋大艺术家,他一直在子君身边是一个通透的人,除了唐晶,他是最早看穿子君的人。后来唐晶瞒着子君与莫家谦同居。得知消息的子君心里怅然若失,跑去与唐晶大吵一架。子君毕竟是一个性格直爽的女人,随后她登门道歉。这次她遇到两人在房间里。唐晶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还一个劲地介绍两个人认识。
她想,这段二十多年的友谊怕是没有了。唐晶没有,她就像一个姐姐般理解她的脾气。哪怕唐晶与莫家谦远走澳洲也会在她生日寄来东西。而与张允信的吵架是突然的,子君因为自己无意的关心刺破了他的自尊心。张允信大发雷霆恶言相向,子君落难而走,以为与师傅的合作关系就此了断。没曾想理解她的师傅,丝毫没在意这个。
翟君在女儿安儿介绍下认识。在加拿大的夜晚下,不打算接纳男人的子君重新起了少女心。回港以后,她的心情一直落落寡欢,师傅说她有心事,遇到喜欢的人。她没否认,但是这段感情里,她没有主动。翟君从加拿大回港的时候跟她约会。他说,我是来讨债的,当初说好的欠款还没有还。子君发笑,想是这段爱情有了眉目。
翟君有种待人冷冰冰的贵族气质,脸上没有表情,心里有自己的目标。他比涓生更能让子君开心。张允信看到他的第一眼说,看到他,我就放心了。可林看到他时,说看到你对他的紧张,我知道败了。兜兜转转十六年,仿佛回到了起点。
张允信的朋友小蔡说:每个人都应该结两次婚。一次在很年轻的时候,另一次在中年。少年时不结一次,中年那次就不会学乖,天下没有不努力而美满的婚姻,他说,所以要争取经验。
小说里的唐晶与子君是物极的两面。唐晶前十几年一直在做一个女强人,遇到莫家谦算是找了自己的幸福终点。她在澳洲的时候甘愿跳进婚姻的苦恼漩涡,挺着大肚子。子君则是先结婚丢了自己的性格,在婚姻中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性。离婚让她恢复了自己的机智,慢慢让自己好了起来。当然一分为二,这是同一个人的影子,只是没有人想到会这样。
唐晶告诉过子君:"你看着好了,稍后他迟早会告诉你,她都老婆不了解他"。说这话的时候,陈总达正帮着子君在工作上处理困难。唐晶用多年的职场经验告诉她,"那简直是一定的,每个机构里都有老婆不了解他的可怜虫,侍奉老板的马屁精,欺善怕恶的上司、抛媚眼的女秘书……哪里都一样"。后来,陈总达找上门来。那时安儿与子君在一起,她理智地拒绝了老陈。第二天老陈与老婆登门找茬,这时唐晶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这里我们能看到在婚姻里,不只是涓生会有老婆不理解自己的问题,其实在婚姻里多数男人都会觉得自己的老婆不好,不曾理解自己的苦楚。但是,这就是真的么?显然不是的。
从老张家出来,翟君说:"子君,我们结婚如何?"
这句话我等了很久,耳朵仿佛已听过多次,如今他真的说出来,却有点不真实的感觉。
我缓缓问:"你想清楚了?"
他诧异地说:"当然。"
"其实外头有很多十八二十的女孩子等着嫁你这样的人材。"他微笑,"这我早二十年已经知道。"
我紧张地说:"那么让我们结婚吧,越快越好!"
真平淡。
回到开始,涓生选择离婚与辜玲玲在一起,一半是子君生活里的阔太太不曾体会他的苦楚,还有一半是猎新的渴望让他在这段感情里选择了懦弱。就像书里说得,涓生一直是一个好男人,每年都会记得子君的生日,会定时地给她礼物。除了出轨这一条,你很难找出第二个不好。可就是这样的男人在婚姻里也会有自己的想法(糊涂)。离婚再结婚,他有过争执,有过想吃回头草,但是就没有跳出来革新的一步。在任何时候都是唯唯诺诺的性格,遇事犹豫,待人时候尽是谦谦君子,然没有一丝实质性的讨好。
师太一生写得书多到不下功夫是看不完的。当年看完这本书就记得大概这些东西。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若不是通透理解人性的人又如何能写出这样的男人女人。记得徐鞍华说过,不结婚很遗憾,但哪一种人生没有遗憾呢?我想,看师太的书有另一种感受,故事的主角太多,自己钟爱的太少,也算是读书的遗憾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