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食量大,脾气大,嗓门也大。吵起架来更是涶沫星子四溅,吹鼻子瞪眼睛,声音传得很远,甚至外村人都能听得见他们的吵闹声。旁边看热闹的也多,当面都不说什么,背地里说XXⅩ強词夺理,以势压人。XXX太冤了,没势力,吃了个哑吧亏。
若事情发生中村里,不用问,两邻间的主要矛盾是为庄基闹纠分。庄基是祖宗留下的基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只能保护,不能让忍让。守不住庄基那简直是奇耻大辱,被说成是败家子,是最窝囊的表现。往往为了那一二公分之争,友好了几辈的两邻之间竟撕破了脸皮,闹了一阵子,从此就变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仇敌。
解决这类问题是个很棘手的问题,有道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遇到这种事,都头疼。最后大队干部只得出头露面,为两家调解这起纠分。如果大队干部解决不了,就会寻找上一级主管部门~公社。公社只好派人,协同村里,共同解决问题。
另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收庄稼的时候,也是农村人为地畔子的事闹得最凶的时候。农村的土地就是他们生存的命根子。相邻的两家都有一个界畔,或在畔子上栽块石头,或畔子上栽着马莲等植物。细详人提前会划清界畔,畔子两头站着人,拉一根绳子,两点决定一钱。用镢头顺着绳子划道线,割麦时只管低头按空档干活,也不怕那儿没割上,那儿割伤了。赖人不这样,割麦时全凭感觉,人的心不会长在正中间,伤别人再多也感觉不到,稍微伤到自己一点点,立马就看得出来。割一会,站起来,睁只眼闭只眼,把畔子看一看,割得差不多,两家谁也不说什么。有的人,眼头太差劲了,两头都在界畔上,可中间却凹进去了,还看不出来。
往往两家因此而大吵大闹,大打出手,甚至闹得头破血流。一家比一家声大,好像一个要压过一个声音。仿佛谁的声音大了,就占到了理儿。而且全家出战,拼的就是实力。实力压倒了对方,理就在这一方。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谁理亏势众,谁有理人弱,看的人心里很清楚。从此,这两家结成了世仇。
这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现在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了,都是一家一院的私墙,无非就是地平你比我高了几砖。人们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如何赚到钱,如何在县城买套房子,来回开上属于自己的小车。特別是这几年,对土地也没那么扣门了。也没把心思放在土地上。只要大体能看得过去就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