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段视频特别火,有人在伦敦街头采访了许多人,询问他们会对年轻时的自己提个什么样的建议。
有人说,希望自己更大胆一点,勇敢去做一些事。
有人说,勇敢点,大胆点,年轻时在意的那些事,发型啊,衣着啊,让自己不自信,但是老了就发现,自己根本不在乎。
有人说,要更自信,因为不自信,年轻时没有冒险去做一些事,人生需要冒险。
还有人说,敢于尝试,为自己创造机会,那不就是生命的意义吗?
他们给年轻时自己的建议很相似,都希望自己年轻时,能做一些事,勇敢点,自信点,冒个险也没关系。几乎都觉得自己年轻时应该做某事,却没能去做,言语间对年轻时自己的建议也就更多鼓励去做的期望。
人总是会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后悔,很早以前有研究说,人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最后悔的是他们没做什么,而不是做过什么。
日本电视台曾经有个节目,采访了一位老人,让他对四十年前的自己说几句话。老人说,你要考的两所著名大学都没有考上,别瞎费劲了,但是你有个女同学,你特别喜欢她,赶紧向她求婚!因为她三年以后就会身患绝症去世的。说着,老人难掩悲伤,痛哭流涕。
我们现在回想一下自己已经度过的岁月,可能也会发出类似的感慨,那个时候没有选择的单位;在他表白时,选择羞涩的离开;本该陪伴家人的时刻,一直加班。
丹尼尔·吉尔伯特在他的著作《哈佛幸福课》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心理免疫系统”。这个系统总能给我们经历过的不好的事情找个解释,让我们能自我感觉良好一些。
比如我年轻时曾经参加过法院检察院的招干考试,笔试高分通过,但是面试的时候被刷下来了。让我内心比较能接受的一个说法是,当时的招干考试猫腻比较多,有关系的人肯定会通过走关系进去了。但是我不能接受的说法是,当时的我在面试的时候并没有获得面试官们的普遍认可,他们觉得我不能胜任工作。
一件事失败后,人们往往倾向于找到各种借口,认为是客观因素导致了失败。这样的情绪,其实就是心理免疫系统在起作用。
心理免疫系统让我们对做过的事情不后悔。
因为我们对这件事情有了正面的解释,抚平了内心的不良情绪,也就不会为后悔留下线索,反而觉得虽然失败了,但是我经历了,学习到了,有了进步了,也不至于是白干,并且还有了相应的惩罚,然后就获得了内心的安宁。
所以,很多老人在回忆起年轻时的艰苦岁月时,很少对那些苦难有特别难过的情绪,反而会说,那是一段有意义的经历,难得的经历,自己并没有白白度过那段时光,因为那段时光帮助我成长了。
但是,如果是你当初“没做”的事情,心理免疫系统就没有办法为没做过的事情找到正面因素。做过,但是做错了,起码还能说获得了一种经历,一种经验,是年少时的勇气。没做过,怎么找正面因素?退缩?胆怯?耳根子软?好像都不是什么好词,心理免疫系统无能为力,于是我们面对的就只有后悔了。
可是,我们面对后悔的时候,那种感受确实是太难受了,真的是如坐针毡,悔得肠子都青了。
人生没有办法重新来过,我们应该怎样从没做过某事的后悔中解脱出来呢?
首先,提醒自己,如果当初你选择了做这件事或者做出另外一种选择的话,不见得就一定是好的选择。
可以在感觉特别后悔的时候,找出一张纸,写出几种可能的更糟糕的后果。就好像红玫瑰与白玫瑰,反过来想就好了。后悔娶了白玫瑰,就想如果娶回来红玫瑰,也不过是一抹蚊子血。
其次,我们选择没做那件事,八成是因为以我们当时的认知水平那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了。为了避免将来再做出更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那就努力提高自己。
很多人年轻时,经验有欠缺,认知水平不高,往往还刚愎自用,不爱听取别人的意见。如果能在后悔的事情中,真实分析自己当时的状况,确实可以从后悔的事情中获得提高。能有进步和收获,后悔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第三,如果发现自己是那种优柔寡断的性格,所以遇到事情往往选择不做,而导致后悔,那么就让自己动起来,遇到事情参照之前的经验,先做起来,然后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我的朋友中就有这样的一个人,总说他很后悔当初没这样做,没那样做,然后说如果自己做了可能比某某更好。但是此人最大的问题是,喊了这么多年,他也没有在接下来的人生中,实际的去试着做几件让他不用后悔的事情。
如果不想在人生的后半程中,后悔这个后悔那个,还是放胆去做一次吧,做比不做好。当然,在做之前,先想清楚,这件事的最坏的结果自己是否能够承受,有没有备选方案,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弥补造成的损失。如果考虑觉得这些都没有问题,那为什么不大胆去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