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
杂谈‖如厕怎能不读书

杂谈‖如厕怎能不读书

作者: 晓读陈记 | 来源:发表于2022-10-31 00:24 被阅读0次

作家FF说其父亲如厕必要找一本书来看。有一次因为找不到那本《乐府诗集》,只好拿了一本她看的小说充数。结果出来后大为不满,说:“看一本不喜欢的小说,屙屎都没劲。”

自己也是不知什么时候养成了这个习惯,上卫生间总要拿上一本书,然后再点上一根烟。现在这烟已经不抽了,但没有书,好象就少了什么。似乎已经到了无书不如厕的地步。

如厕怎能不读书

其实,这厕上读书,由来已久。古人欧阳修就有一个枕上、厕上、马上的“三上读书法”。现在,除了“马上”改成“车上”外,“三上读书法”的信徒应该不少。不过,和古人不同,现代人大都是读书消遣,而非苦读求学问。智能手机普及后,到处都是低头族可见确实如此。

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

当然,从卫生的角度讲,躺着看书和坐车看书容易近视。而上厕所时看书,则有诱发痔疮的危险。但是,有这一习惯的好象古今中外都大有人在。除前所说的古人欧阳修外。据说国外还有专门供人上厕所时看的书报杂志。

一项调查显示,许多美国人在浴室里读书、听音乐甚至看电视。在美国,每年的6月1日到7日是一年一度的“全国浴室阅读周”。看来,对此的认同率还蛮高的。不过即使你有在厕所阅读的习惯也别担心,这并不脏。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微生物学家、浴室卫生专家察克·杰巴的一项研究表明,书桌上细菌的平均数量是厕所马桶坐圈上细菌平均数的400倍。尤其可怕的是:你的电话机和电脑键盘,简直就是细菌的避风港。

周作人先生说:

我是颇赞成厕上看书的。

周作人《入厕读书》

他还说:

书也无须分好经史子集,随便看看都成。我有一个常例,便是不拿善本或难懂的书去,虽然看文法书也是寻常。据我的经验,看随笔一类最好,顶不行的是小说。至于朗诵,我们现在不读八大家文,自然可以无须了。 ”不过,那种带书入厕以代替卫生纸解急的人,虽行同恶搞。但总比手头无书可用,不得不学祖先们用庄稼叶子土坷垃、草棍树枝什么的解决问题好多了。当然,那种用公款大量印行的徒有书之外表的“学习资料”,能因此派上用场,也是其不错的归宿了。

周作人《入厕读书》

现在如厕都看手机了,但偶尔也会拿本书看看的。——陈记

相关文章

  • 杂谈‖如厕怎能不读书

    作家FF说其父亲如厕必要找一本书来看。有一次因为找不到那本《乐府诗集》,只好拿了一本她看的小说充数。结果出来后大为...

  • 如厕杂谈

    《 如厕杂谈》 长假七天,旅游如厕难的微信视频累发,我虽无此忧,但心系内急者。禁不住回首历历往事,闲来无事,...

  • 读书杂谈及《驱动力》读书笔记

    1.杂谈 既然是读书杂谈,那关于读书前后的点点滴滴就有必要说一下。因为我越发觉得,读书成为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每一...

  • 读《如厕读书》后随笔

    周树人先生的这一文章甚妙,刚看到标题时,我竟有一种找到知己的感觉…… 周先生此文以郝懿行在《晒...

  • 做一个读书的种子

    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中谈到:“读书,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譬如学生因为升...

  • 读书杂谈

    现在的中国虽然主流的声音是要多读书,读好书,但实际上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真的少之又少,能静下心来读点有营养书的人更...

  • 读书杂谈

    白先勇的《树犹如此》是一篇回忆故人的散文,但以这篇散文命名的这本书却是个大杂烩的集子,书中收录了他的十多篇...

  • 读书杂谈

    科技发展到今日,手机泛滥,电脑快速,通讯发达已使世界这个庞大的机器充分地运作起来。人类像充足了电的陀螺,匆忙地急躁...

  • 读书杂谈

    今天看点读后感吧,正好最近要写简奥斯汀了。 先看看她的名作《傲慢与偏见》,可以先看下电影,最好是把下面这三分钟听明...

  • 读书杂谈

    关于读书其实我不算很会读书的那种,但是我敬重喜欢读书的人,也爱读书。小学时就被周总理的一课深深的洗过脑,大家是否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谈‖如厕怎能不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tf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