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喜悦平衡困苦

作者: 蛮子123123 | 来源:发表于2018-08-26 11:41 被阅读493次
    用喜悦平衡困苦

    文/蛮子

    01

    周末回去看望父母,在床头见到一本书,书名是《生命在透析中升华》。

    父亲告诉我,这是他的一位老同事贾先生写的个人书集。

    我饶有兴趣地翻看了几页,立即对作者肃然起敬。

    贾先生二十年前被检查出肾衰竭,吃药、打针、住院,近十余年来病情更严重了,只有通过透析才能维持生命。

    然而,疾病没有影响贾先生的乐观。

    他穿唐装、戴礼帽,讲究生活情趣;

    八十周岁时,与老伴补拍了婚纱照;

    在老伴、子女的陪伴下,几乎游遍了大江南北;

    喜欢阅读,生病期间读完了《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和许多世界名著;

    爱好写些打油诗,仅书中就收录了200余首;

    擅长写作,把自己一生的几起几落、功过是非都用文字记录了下来……

    看了贾先生的经历,联想起我的一位同事的父亲。

    他曾经是一个县人民医院的院长,救死扶伤一辈子,抢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为多少患者减轻了病痛!然而,自己的晚年却是疾病缠身,糖尿病、心脏病、尿毒症……

    我曾经去医院看望过他,当时就在透析室。鲜红的血液被抽出体外,经过一台设备过滤,重新注入身体。

    他躺在透析床上,能看出来很衰弱、很疲惫的样子。但手里捧着一本书,专注地看着。听见我们说话才放下书本,吃力地抬起身子,与我们交流。

    我的同事告诉我,老人心劲很大,每天除了治病,就是写书。把过去的经典病例、他的从医体会和人生经验,都写成书了,已经出版了一本,第二本正在修改、校对中。

    同事还告诉我,老人一投入写作,就忘了病痛,总是很兴奋。

    两位老人虽然病症不同,但精神境界相同,都能调整心态,正视命运,用喜悦平衡困苦,用乐观战胜病痛。

    02

    著名作家史铁生更是众所周知的用喜悦平衡困苦的典型。

    史铁生出生在北京,18岁那年,和大多数知青命运一样,去陕北关家庄插队。

    20岁那年,在山里放牛,遭遇暴雨和冰雹,回到家,发了高烧,大病一场。一年后,下肢彻底瘫痪,从80米跨栏冠军变成了一个轮椅上的人。

    残疾对于一个人本就是致命的打击,而命运给史铁生的苦难却刚刚开始。

    1980年末,瘫痪的史铁生又得了肾病,连正常排尿都是问题,从此一生只能插着尿管,随身带着尿壶。

    带着尿壶,不能远行。他大部分时间独自一人去附近的地坛呆着,去那里看书或写作,一呆就是大半天。

    在很多人眼里,史铁生的人生堕入低谷,应该变得沉默自闭、绝望无比。

    要么好好活着,要么立马去死。他有一万种理由选择死,但是他选择了处之泰然的态度,予以报复命运的凌辱。

    史铁生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他说:“我是残疾人,但不是废人。”

    生活就是这样,真正的强者不会因为某件事而壮烈死去,而会因为某件事兴高采烈、认真地活着。

    史铁生的乐观和率真,让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都自愧不如。

    03

    其实,历史上也有许多逆境中奋进,以苦为乐的励志故事。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他正在撰写《史记》的时候,却被陷害入狱,遭受宫刑。

    这种刑罚对于男性的自尊无疑是一种莫大的伤害,但司马迁以历代名人鼓励自己:

    周文王被关羑里,写了一部《周易》;

    孔子周游列国被困陈蔡,编写了一部《春秋》;

    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下《国语》;

    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

    历史上,许多伟大著作都是作者在困苦环境中和心情郁闷时写成的。

    司马迁把所有的痛楚和烦恼抛之脑后,忍着痛苦,奋笔疾书,全身心投入到了《史记》的编写中,终于完成了《史记》。

    04

    我们现实生活里,也有很多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例子。

    演员孙红雷出生在一个生活拮据的家庭,他的母亲为了捡漂在臭水沟里的塑料瓶子,不惜脱了鞋蹚进发黑的脏水里;在书店前见到几张破牛皮纸,他刚捡起来就被老板呵斥为叫花子。

    然而,母亲从没有抱怨或者难过,脸上始终保持着淡然的快乐的微笑。

    有一天母子俩捡完破烂坐在河堤边的石头上休息时,母亲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橙子,对着一面小镜子,把那些橙汁一点点细致地涂在脸上,看着儿子诧异的眼神,她一边涂一边笑道:“橙汁可以美容呢。人家看不起我们不要紧,但自己要看得起自己,要爱自己,要让自己快乐……”

    孙红雷在多年后回忆起母亲时,感恩贫困的母亲曾给了他最宝贵的“财富”——即使在最卑微最困苦最悲伤的境地,也能笑着将橙汁涂在脸上,如同用希望映照着生活……

    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寒门女孩王心仪,将姥姥患癌去世、家庭经济困难,同学对衣着的嘲笑,上学路上的艰难,通通化为了两个字——“感谢”。

    她写的一篇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发出以后感动了无数人。

    她写道: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我是土地的儿女,我从卑微处走来,亦从卑微之处汲取生命的养分。

    “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贫穷可能动摇许多信念,却让我更加执着地相信,知识的力量。

    05

    用喜悦平衡困苦,需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有逆境、有挫折、有病痛。

    遇到困苦,有两种态度,有的悲观泄气,有的保持乐观。

    泄气的人垂头丧气,整天想着命运为什么对自己不公,为什么厄运会降临在自己头上?钻牛角尖,说丧气话,精神萎靡,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久郁成疾,病情更重。

    乐观的人正确对待,放下包袱,静下心来,反思人生,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人生规划,适当调整自己的人生节奏,生活充实,开朗幽默,病痛自然减轻,或者逐步消除。

    命运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乐观的人不是没有遇到苦难,他们懂得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苦难,懂得应对苦难,积蓄更大的力量去打击面前所遇到的困苦。

    在乐观的人眼里,痛苦并非只只包含痛苦,向前一步,它可能包含着另一种幸运。多转个弯朝着好的方向想,可能会带给你面对眼前困境的力量。

    06

    用喜悦平衡困苦,需要坚定的人生信念。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同事的父亲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忍着病痛写了两本书,需要多大的毅力!

    司马迁遭宫刑受辱,仍在狱中完成史记,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我们很难去想象,去相信,一个经历了这么多苦难的人,在忍受屈辱和病痛折磨的时候,还能兴致勃勃地去讲述他的故事、他的经历。

    这些人在苦难面前所持有的态度,让人看到信念所蕴含着的巨大的力量。信念支撑着他们忍受人生无穷无尽的苦,让他们得以超越苦难,超越死亡,最终得以安然活着,静候死亡。

    其实世间上的苦难本来是没有价值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来自于苦难之后我们对于苦难的思考。他们的信念在于,他们在对苦难的思考中懂得了如何热爱活着本身。

    我们也会不可避免的遭遇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逆境,我们要把逆境当做磨练自己的法宝。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当逆境来临之时,我们要用最坚强的方式挺过去,要选择一条我们认为正确的道路坚强的走下去。

    一句歌词说得好,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我们能够看到彩虹的出现。

    命运可以摧残一切光鲜皮囊,却从来杀不死坚强灵魂。

    07

    用喜悦平衡困苦,需要广泛的兴趣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个人一种活法,没有可供复制的模板。

    喜好艺术的人,吹拉弹唱;喜好旅行的人,寄情山水;喜欢思考的人,著书立说;喜欢书法的人,挥笔泼墨……

    无需专业,无需经典,无需掌声,自娱自乐,自得其乐,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充实的生活,分散了注意力,使自己忘记了病痛;

    收获的喜悦,让我们开心幸福,可以减轻病痛,甚至消除病症。

    透析中升华生命的贾先生,兴趣广泛,幽默诙谐,二十年乐观地对待病魔,打破了医生预测的魔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08

    用喜悦平衡困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种生存能力。

    愿人们在挫折和困苦中,寻找喜悦,快乐生活。

    用喜悦平衡困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喜悦平衡困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to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