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发展,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开始接触手机、平板、液晶等屏幕,甚至成为了很多家庭哄娃必备,虽然大多数的家长都知道屏幕对孩子的视力和大脑发育有很大影响,但只有面对屏幕的孩子才最乖巧省事,从而抱着侥幸心态的去放任自流,并且现在的节目良莠不齐,各种黄色血腥暴力等儿童不宜的内容也越演越烈,譬如当下十分火爆的视频软件抖音中,各类整人恶作剧裸露哗众取宠的不健康内容越来越多,我就亲眼见到一个六岁大的小女孩拿着妈妈的手机熟练的点开抖音,找自己想看的视频去看,这对当代儿童的教育起到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豁牙奶爸非常想来分享一下我是如何通过童书的选择和积累让小豁牙的知识量和各种习惯以及表达能力都非常突出的经验,希望可以让更多的家长能够得到一些启迪。
首先,是对童书的选择,按照幼儿大脑发育的阶段,选择有针对性的童书会起到特别大的影响。在小豁牙六个月左右的时候,首先购买了一套黑白卡,一套彩色卡,先让她对黑白的形状进行熟悉,一张一张拿给她去看,并且温柔对她讲述卡片的内容,等她熟悉以后,再换成彩色卡,让她通过卡片对外界有一个认识,直到现在,家里相机中还有很多那个时候她坐在那里捧着卡片看的津津有味的照片,确实是很美好的一种回忆。

等到她八个月左右,就要选择一些内容简单易懂的绘本,这里推荐的几本为《我爸爸》《我妈妈》《好饿的毛毛虫》《抱抱》这类,这类绘本的共同特点就是里面没有多少字需要去讲解,但是画面色彩丰富,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这里面像《抱抱》讲述的是一只小黑猩猩在丛林里玩耍却丢了妈妈,以及在丛林其他动物帮助下找到妈妈的故事,全书唯一的文字就是抱抱两个字,其余的内容都是通过画面来展现,需要家长来描述场景,因为家长的话每天伴随孩子,更容易被接受。而《我爸爸》《我妈妈》系列则更贴近生活,让孩子能够从中找到亲切的感觉。《好饿的毛毛虫》则是因为毛毛虫吃掉的食物上面有它钻过得洞,讲述的时候孩子可以用手来感知,并且对数字有一个最初的理解。当然,类似的绘本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出发点就是简单易懂的让孩子对书本感兴趣,打好基础。


再大一些的时候,小豁牙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像《乔比的故事》《阿波林的小世界》《噼里啪啦》翻翻书这类故事性很强但篇幅不多的系列故事,共同点就是主角都是小朋友,每个故事都很短,但是里面包含了很多幼儿习惯,安全意识的内容,通过故事来讲,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她。小豁牙最喜欢《乔比的故事》,一共两套,每套20本,40本书,在我的记忆里,每本都给她讲过不下十次,有的时候在一天之中就要念上三遍五遍,还是听不够。《乔比的故事》讲述的是拟人化的小企鹅乔比的故事,包括在家里做了恶作剧,照顾妹妹,去幼儿园,去野营,去海边,还有跟爷爷奶奶相处等等,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来展现。《阿波林的小世界》主角是一个小女孩,这个系列更多的展现的是独自在家的小女孩都有可能做些什么,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在家并不可怕,当然我并不是提倡将孩子独自放在家里,而只是减少孩子视线里不见了父母的恐惧,也为再大一些的时候自己做游戏而不是黏着父母提前做了引导。


唠叨了一堆,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感兴趣,所以,第一期先写到这里,如果有喜欢和关注的,那么,第二期往后的,会很快与大家见面的!
网友评论